二月二十日同李希颜游范文正公义庄登天平灵岩两山希颜有诗因次其韵

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

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

长松夹径风泠泠,曾是先贤旧行路。

老禅蔬食作清供,留宿白云最深处。

瓣香复拜忠烈祠,卮酒谁浇洛阳墓。

清谈朝士亦东来,白发野翁犹北至。

晓乘竹轿度羊肠,地豁川平还散步。

蕲王坟上无纸钱,却读残碑不成句。

一群山鸟自惊飞,无数野花空媚妩。

此中俯仰二十年,一废一兴皆可举。

濡毫拂石重题名,搔首临风谩怀古。

人生身后可奈何,欲乞南峰一抔土。

山灵有意肯相容,书券便当酬地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二月二十日同李希颜游范文正公义庄登天平灵岩两山希颜有诗因次其韵》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句“阖闾城外草芊芊,桃花杏花红烂然”展现了江南春天繁花似锦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接着,“物华两岸眼零乱,画船春水如登天”通过视觉与比喻,写出舟行春水的畅快与景色的迷人。

“棹歌却转横塘去,山寺钟声日将暮”两句,以悠扬的歌声和寺庙钟声衬托出时光的流转,傍晚的宁静。诗人漫步在“长松夹径风泠泠”的古道,感叹这是先贤走过的路,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老禅蔬食作清供,留宿白云最深处”则转向了僧人的生活,以及对范文正公(范仲淹)的敬仰。诗人拜谒忠烈祠,遥想古人,感慨万分。“清谈朝士亦东来,白发野翁犹北至”体现了文人墨客的雅集和对历史遗迹的追寻。

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希望能像范文正公一样,在身后留下痕迹,表达了对归宿的思考:“人生身后可奈何,欲乞南峰一抔土”。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云林高士独不见,倚篷四望心茫然。

惊湍叠浪岂作恶,渚花江草仍争妍。

夕阳收港泊陈店,入市买鱼烧荻鞭。

蓉城公子今最贤,赋诗行酒能周旋。

一谈一笑烛欲尽,野戍不闻钟鼓传。

却忆山中小儿女,如此明月应未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醉樵歌

朝亦不采薪,暮亦不采薪。

莲泾赊得沽酒家,入口滑辣香且醇。

一饮三百钱,再饮五十文。

兴来连欲醉不得,一醉已判三千春。

狂歌还容木客和,大叫岂怕邻翁嗔。

生来无田种秫米,乱后有地披荆榛。

山花野草插满笠,儿曹错□刍荛民。

王质不饮酒,也是痴仙人。

烂柯山,在何许,一局残棋自今古。

当垆主人休索钱,酒债寻常何足数。

醒来随处束薪归,却卖青钱送还汝。

形式: 古风

和杨孟载春愁诗原韵录寄杨铁崖

小窗病酒厌厌卧,春色三分二分过。

仙人谩织藕丝长,金铜难补菱花破。

花间蛱蝶已双飞,叶底青梅才一个。

綵笔题诗人未归,愁肠一似车轮大。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张士先双桂堂

淮南丛桂天下无,张侯堂前生两株。

清阴尝栖白顾兔,樛枝并立青珊瑚。

侯也生儿有如此,丹凤之雏骥之子。

素衣老仙天上来,捣熟玄霜先赠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