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以亡室所礼水月大全像施圣因寺

绀纱幔卷,尚拂面、穗烟轻飏。

记锦轴薰香,圆仪窥粉,不许蛛丝罥网。

丈室天花成何事,但做尽、人间惆怅。

怜玉骨渐消,金经犹诵,雪衣空葬。凝想。

西湖去后,月轮无恙。

问幻劫匆匆,相思铅水,可似铜仙露掌。

夕磬听残,晓钟敲罢,谁见妙莲曾放。

霜镜展、剩有凌波翠履,夜深来往。

形式: 词牌: 二郎神

鉴赏

这首《二郎神》是清代词人周之琦创作的一篇悼念亡妻的作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与哀思。

开篇“绀纱幔卷,尚拂面、穗烟轻飏”,描绘了一幅轻柔的场景,纱幔轻轻飘动,穗烟轻拂面庞,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下来,“记锦轴薰香,圆仪窥粉,不许蛛丝罥网”几句,通过回忆亡妻生前的生活细节,如薰香、梳妆,以及对蛛网的避讳,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

“丈室天花成何事,但做尽、人间惆怅”两句,将亡妻的离世比作丈室中的天花,虽美丽却无常,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同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限惆怅。接着,“怜玉骨渐消,金经犹诵,雪衣空葬”则进一步描述了亡妻的离世,玉骨渐消,金经仍在诵读,却已无法再见到她的身影,空留雪衣(可能指丧服)作为纪念。

“凝想。西湖去后,月轮无恙”一句,词人想象亡妻离开后,西湖的月亮依旧明亮,以此寄托对亡妻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接下来,“问幻劫匆匆,相思铅水,可似铜仙露掌”几句,通过询问时间的匆匆流逝,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将相思之情比作铅水,比喻其沉重与难以排遣。

最后,“夕磬听残,晓钟敲罢,谁见妙莲曾放”描绘了夜晚与清晨的宁静时刻,通过听闻钟声与磬声,表达了对亡妻的怀念。而“霜镜展、剩有凌波翠履,夜深来往”则是以霜镜展现、凌波翠履的夜行,象征着亡妻的灵魂在夜深时分的来往,充满了神秘与哀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哀思,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花犯.杭署古梅数株,已看花三度矣,顷有桂藩之移,买舟将发,树若有情当为我怅惘也

古墙阴,苔枝卧晚,年华迅弹指。倦怀谁寄。

怜伴我多情,姑射仙袂。鉴池画舫寻常系。

珠尘随步绮。任领略、一庭香雪,栏干花外倚。

而今问春去何之,无端又洒上,天涯别泪。

春去远,空赢得、翠禽憔悴。

停桡待、倩魂未醒,人事与、韶光俱逝水。

付半枕、玉蟾霜影,罗浮清梦里。

形式: 词牌: 花犯

庆春宫.余将去杭,属安之弟率儿子送淑人柩归里前夕宿湖上作

虚阁留仙,孤檠衔梦,旧欢忍问槐柯。

寥落羁魂,踟躇遥夜,半输初泛金波。

未圆先缺,最愁见、亭亭素娥。

残霞吹尽,南北高峰,依约双螺。秋衾信宿烟萝。

已蜕吴蚕,犹恋修蛾。

天际含颦,云中飞佩,更堪此日离歌。

砌蛩吟苦,替人唤、樽前奈何。

相怜无计,看取青衫,泣下谁多。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多丽.八月十三日新关道中

古钱唐,翻成此日凄凉。

薤歌中、灰飞纸蝶,褊褼吹上牙樯。

峭帆风、迎来柳,离筵语、递入椒浆。

绿蜡凝愁,素帷搴怨,更无人影到船窗。

叹吾谷、旧山云树,归计苦参商。

经行过、女坟湖水,泪洒吴阊。

问从今、关河万里,可堪重著思量。

鲍家诗、繁台夜雨,江淹恨、岭峤秋霜。

西去啼乌,南征哀雁,断魂容易便分行。

愿留取、镜盟钗约,心字各焚香。

尘缘了,与君携手,片月金梁。

形式: 词牌: 多丽

祝英台近

绾兰襟,搴蕙带,春事问湘畹。

一叶帆收,寒信落灯浅。

怪他宴罢遨头,杯停婪尾,才稳宿、玳梁双燕。

梦绿短。弹指廿七年华,匆匆去如箭。

依约前欢,人共楚云远。

仲姬小字亲题,金相玉润,怎忘得、那回初见。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