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惘惘经过意未甘,槐阴门巷旧宣南。
从来大好应大怪,所见不生良不谈。
独旦敢辞知日罪,亡羊未悟挟书憨。
逡巡待共濡需尽,珍重凉宵对一龛。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惘惘寄石禅》。诗人以一种怅惘的心情走过槐阴门巷,回忆起宣南旧地,感叹世事变迁。他表达了一个哲理: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伴随着惊奇,而所见所闻中并非全然皆善,因此他选择直言不讳,即使可能因此承担责备。诗人自嘲读书时的天真,如同亡羊补牢,但仍未完全领悟。他期待与朋友共度时光,珍惜这清凉的夜晚,仿佛在灯下倾诉心事。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隐几青山时有无,捲帘终日对跳珠。
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
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
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纳纳乾坤著此亭,细书深刻记初成。
寒山落叶今可扫,独树畸人来与盟。
茅把遮头谋已悫,风枝动日世何惊。
便须携枕卧长夏,一任浮云流太清。
海竭天荒意未灰,芳樽渐浅足低徊。
奋豪精锐犹摧贼,绝代悲凉自惜才。
何事牵怀回断梦,记同忍泪酌恩杯。
等閒宁解吞江渴,待脯鲸鲵制脍材。
知君仍世不忘僧,生活清凉得未曾。
微息周流玉池水,定心起倒剡溪藤。
寄来江艇千峰色,凉入湖窗一穗灯。
百辈滔滔浪淘尽,故山安隐白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