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

高阁连城十二栏,西风领客共跻攀。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

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高楼连绵如城,共有十二栏杆,西风引领着客人一起攀登。
半卷的雨雾笼罩在长江之外,广阔的湖光山色近在眼前。
大雁带着秋天的声音回归到离别的水边,黄莺分飞,春天的色彩穿越巴山。
当年那幅美丽的蝴蝶图,是谁所绘?如今梦境中的庄周已离去,不再返回。

注释

高阁:高楼。
连城:连绵不断。
十二栏:十二个栏杆。
西风:秋风。
领客:引领客人。
共跻攀:一起攀登。
半帘:半卷的。
烟雨:雾气和雨水。
长江外:长江之外。
千里湖山:广阔的湖光山色。
咫尺间:近在眼前。
雁带秋声:大雁带着秋天的声音。
归别浦:回归离别的水边。
莺分春色:黄莺分飞春天的色彩。
过巴山:穿越巴山。
当年:当年。
蛱蝶:蝴蝶。
知谁画:是谁所绘。
一梦:一场梦。
庄周:庄周(古代哲学家,梦蝶典故的主角)。
去不还:离去不再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以及登阁所见的开阔景色。首句“高阁连城十二栏”展现了滕王阁的雄伟壮观,连接着城墙,栏杆众多。次句“西风领客共跻攀”则写出了秋日凉风中游人共同攀登的情景。

“半帘烟雨长江外,千里湖山咫尺间”这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烟雨朦胧中,长江和千里湖山仿佛近在眼前,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通过雁鸣和莺啼,传递了季节变换的信息:“雁带秋声归别浦,莺分春色过巴山”。

最后两句“当年蛱蝶知谁画,一梦庄周去不还”则借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一种梦幻与现实交错的感觉,暗示时间流逝,人事如梦,令人回味无穷。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滕王阁的韵味和诗人的感慨。

收录诗词(5)

宗必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为瑞州通判。宋亡入元,世祖诏求江南人才,留梦炎等荐之而固辞,被械至燕京,系狱三年放还。有《玉溪集》

  • 字:子文
  • 籍贯:隆兴南昌

相关古诗词

孺子亭

连天大厦莫容身,小向湖边一问津。

心事说知林下郭,姓名误入府中陈。

半篙绿水三间屋,一榻清风百世人。

只有青青堤上柳,至今犹是汉时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浦

江到南关古渡头,旁分一曲入溪流。

垂杨夹道三千户,绕郭连樯数万舟。

春水绿波芳草渡,秋风明月白蘋洲。

滔滔出舍红尘派,一棹中流万顷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句(其一)

睡晨方知前是梦,落花难上旧来枝。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二)

不觉授书冬再易,我思暴霸欲消魂。

形式: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