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姚范的《塞下曲》描绘了一幅边塞雄浑壮丽的画面。首句"孤城迢递郁嵯峨",以孤城的高峻和遥远,展现出边疆的辽阔与寂寥。"慷慨关山《出塞歌》",借用《出塞》的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接下来的两句"万里交河春草绿,十年明月戍楼多",通过万里交河的春草和戍楼的明月,寓言了戍边生活的漫长与艰辛,以及对家乡春色的深深怀念。
"胡儿驱马来青冢,羌女吹芦牧紫驼",形象地描绘了边疆民族的生活场景,胡人驱马,羌女吹芦,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处。
最后的"五部名王归汉阙,白头中夜几摩挲",寓意着边疆的安定与和平,五部少数民族的首领归顺朝廷,而诗人深夜抚摩白发,流露出对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宁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融合了战争与和平、戍边与归乡的情感,展现了清朝边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