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黄玠所作的《感怀(其十八)》。诗中,诗人以“儒有席上珍”起笔,形象地比喻读书人对于知识和学问的热爱与追求,如同珍视席上的宝物,乐此不疲。接着,他以梅花为喻,赞美了学问的清高与耐寒,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保持自身的纯洁与丰盈。
诗人进一步指出,世间富贵如过眼云烟,短暂而炽热,“富贵如燎毛,炙手方炎炎”,暗示了世态炎凉,权势富贵的虚幻。然而,面对这些诱惑,诗人心中的贪婪并未被迷惑,反而产生了深深的反思,“贪恋之谓何,仰天一长欠”,表达了对过度追求物质欲望的质疑和对自己精神世界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出诗人对于学问的执着和对世俗浮华的淡然态度,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