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四十六)

狸奴白牯念摩诃,争似南泉打粥锅。

虽然佛法无多子,天下丛林不柰何。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翻译

狸猫白牯牛怀念着大智慧,
哪比得上在南泉寺敲打粥锅的生活。

注释

狸奴:指狸猫,古代常被驯养为宠物。
白牯:白色的公牛。
摩诃:梵语,意为大。
南泉:地名,指南泉寺,唐代著名禅林。
打粥锅:僧人日常劳作,打水煮粥。
佛法: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
无多子:指佛法流传不多,僧侣稀少。
天下丛林:泛指各地的佛教寺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道颜所作的《颂古》系列中的第四十六首。诗人以狸奴(猫)和白牯(牛)比喻禅宗修行者,形象地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生活的态度。

"狸奴白牯念摩诃",这里的“狸奴”和“白牯”象征着平凡的众生,而“摩诃”则代表佛教的大智慧或最高境界。诗人暗示即使是最普通的生灵,心中若能存有对智慧的追求,也如同禅修者般向往大彻大悟。

"争似南泉打粥锅",南泉是唐代著名禅师,此处借南泉和尚的形象,表示真正的佛法并不在于繁复的仪式或高深的理论,而是如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修行,如打粥做饭,即在日常实践中体验和领悟佛法真谛。

"虽然佛法无多子",意指佛法并非追求物质的积累,而是内在精神的提升,强调佛法的精神性和普适性。

"天下丛林不柰何",“丛林”常用来比喻佛教僧团,这句话表达了无论在多么广大的僧侣群体中,只要真心实意修行佛法,都能得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传达了禅宗崇尚平常心、在日常中见道的精神。

收录诗词(152)

释道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五十三)

人贫多智短,马瘦见毛长。

独宿双峰寺,同焚一炷香。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颂古(其七十三)

年来万事总成魔,老去闲添白发多。

道泰不传天子令,时清休唱太平歌。

形式: 偈颂 押[歌]韵

颂古(其二十二)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朝昏十二时。

使杀老僧浑不管,不知闹里有谁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其四十八)

一主人公死,一主人公活。

若解弄精魂,两头皆透脱。

形式: 偈颂 押[曷]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