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融所作,名为《题冼玉清流离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莺花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无奈。
首联“不分桃源觅钓蓑,乱峰丛荫几经过”,以“不分桃源”暗喻寻找理想中的避世之地,而“乱峰丛荫”则描绘了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颔联“琅玕噩梦初回似,篇简遗文属望多”,通过“噩梦”与“遗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心情。同时,“琅玕”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暗示了诗人虽历经磨难,仍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颈联“风雨纵横何意象,莺花狼藉此山河”,以风雨交加的自然景象比喻社会动荡,莺花狼藉则形象地描绘了美好事物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尾联“流离绝句流离读,世恨波平又一波”,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流离失所之人,通过阅读自己的绝句来表达对世事的感慨。最后一句“世恨波平又一波”则寓意着世间的痛苦与不幸如同波浪一般,永无止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生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