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淮所作的《自讼二首·甲午秋初入狱赋(其二)》。诗中,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局限和困境。"寡识蠡窥海"比喻自己见识浅薄,如同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大海的一小部分;"疲才蹇曳轮"则形容自己的才能疲惫,行动艰难,如同疲惫的马车难以前行。
面对深不可测的境况,诗人内心充满敬畏与恐惧,"临深惟恐惧",同时对自己当前的处境感到酸楚和无奈,"抚已益酸辛"。他将国家的治理比喻为圣人的宏大事业,"圣治乾坤大",而仁爱的恩泽如春天的雨露般滋润着百姓,"仁恩雨露春"。
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仍怀有希望,相信如果能自我革新,必定会有出路,"自新如有路",期待着朝廷的指引和救赎,"指日听丝纶",这里的"丝纶"通常指的是皇帝的诏令或教诲。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局限的自省,又有对国家大义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