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秋意入芭蕉。不雨潇潇。闲庭如此好凉宵。

月自缠绵花自媚,人自无聊。别恨几时销。

认取红绡。凤筝音苦雁书遥。

醒著欲眠眠著醒,灯也心焦。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落寞之情。"秋意入芭蕉",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夜的凉意透过芭蕉叶渗透进来,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不雨潇潇",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没有雨声打扰,只有微风轻拂。

"闲庭如此好凉宵",诗人赞赏庭院在这样的秋夜显得格外宜人,凉爽而宁静。然而,"月自缠绵花自媚,人自无聊",月光和花朵似乎都有情有意,反衬出人的孤独和无聊。词人的情感转折明显,由自然景色的美转向内心世界的孤寂。

"别恨几时销",点明了词人心中的离愁别绪,这种情感并未因秋夜的美景而消减。"认取红绡,凤筝音苦雁书遥",通过红绡和远方传来的筝音以及雁阵,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音讯难通的苦涩。

最后两句"醒著欲眠眠著醒,灯也心焦",生动地刻画出词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景,连灯火都仿佛能感受到他的心绪不宁,烘托出词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

总的来说,黄燮清的《浪淘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和个人的孤寂情感,展现了词人在静谧中难以排解的离愁别绪。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湖上旧感。四阕(其一)

十顷萍波腻远天。绮罗香散半堤烟。

裙边蝴蝶也疑仙。

秋浦飘灯曾八月,夜窗题曲已三年。

销魂无分但缠绵。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湖上旧感。四阕(其二)

粉腻脂慵病未苏。烹茶清语正模糊。

过时犹想况当初。

茉莉香寒鹦鹉别,芙蓉思渺雁鸿疏。

坠欢各自梦西湖。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湖上旧感。四阕(其三)

水样罘罳禁嫩寒。画中楼阁夕阳残。

夕阳曾照倚栏干。

绿绮已捐名士调,红尘偏上美人鬟。

不曾同去有青山。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湖上旧感。四阕(其四)

翠幕无聊语晚鸦。碧云难问阿香车。

小屏山外即天涯。

南国可怜生豆子,北人偏解种杨花。

感人无谓是芳华。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