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石关亭诗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出发,穿越山岭,沿溪而行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开篇即展现出旅程的漫长与艰辛,山峦起伏,溪流蜿蜒,诗人独自一人,夜以继日地前行,跨越千里的路程,渡过十多个夜晚。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随着日落,鸟儿归巢,舟楫停泊,诗人也停下脚步,等待天明继续赶路。夜空中的星辰渐渐隐去,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诗人不得不继续他的行程。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早晨,月光洒在大地上,显得格外明亮,仿佛亭亭玉立的女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随着晨曦的到来,露珠从草叶上轻轻滑落,发出清脆的声音,为这宁静的清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的坚韧与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独自旅行时的孤独与自由,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收录诗词(109)

谢灵运(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集》等14种

  • 籍贯: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 生卒年:385年-433年

相关古诗词

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

我行乘日垂,放舟候月圆。

沫江免风涛,涉清弄漪涟。

积石竦两溪,飞泉倒三山。

亦既穷登陟,荒蔼横目前。

窥岩不睹景,披林岂见天。

阳乌尚倾翰,幽篁未为邅。

退寻平常时,安知巢穴难。

风雨非攸吝,拥志谁与宣。

倘有同枝条,此日即千年。

形式: 古风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诗

絺绤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

景夕群物清,对玩咸可憙。

形式: 古风

初入南城诗

弄波不辍手,玩景岂停目。

虽未登云峰,且以欢水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登孤山诗

迥旷沙道开,威纡山径折。

波□青密林,□映丹穴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