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似法阴爻呈六穗,或符阳数效三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将事物比作阴阳爻和数字,暗示着深奥的哲学思想。"似法阴爻呈六穗"可能是指某种秩序或规律,以六穗(可能象征丰饶或吉祥)来比喻阴爻的复杂性和变化。"或符阳数效三岐"则可能意味着遵循阳数原则,呈现出类似三条岔路的多元化选择,象征着决策或发展的多样性。
整体来看,夏竦在这句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数术的元素,寓言式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宇宙秩序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风格在宋代诗词中较为常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世称夏文庄公、夏英公、夏郑公。著文集百卷、《策论》十三卷、《笺奏》三卷、《古文四声韵》五卷、《声韵图》一卷,其中:《文庄集》三十六卷等收入《四库全书》(节录自《永乐大典》)
灯背翠帘人欲别,月斜烟柳马频嘶。
密叶凝华承玉戺,附枝交影荫银塘。
谢守风流为胜事,杜郎吟咏属多才。
暂来双阙下,雅向九霞间。
遂策云中杖,言归海上山。
入林煮白石,服气驻朱颜。
自愧风尘客,琼枝窅莫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