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声同彦高赋

糟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自爱淳音含太古,谁传清溜入南薰。

秋风几共橙香注,晓月曾和鹤唳闻。

我欲婆娑竹林国,洗空尘耳正须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槽声同彦高赋》由金代诗人蔡松年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糟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以“糟床”喻指酒器,暗含饮酒欢聚之意,而“春泉”则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这两句既描绘了春日里竹林中流淌的清澈泉水,也预示了未来人们会如诗人一般,对美好事物产生共鸣,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颔联“自爱淳音含太古,谁传清溜入南薰”,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喜爱那淳朴、原始的声音,仿佛能听到远古的回响;同时,他想象着清澈的水流随着南风轻轻吹拂,带走了尘世的喧嚣,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寄托了诗人追求心灵纯净的愿望。

颈联“秋风几共橙香注,晓月曾和鹤唳闻”,将季节、气味、时间与自然现象巧妙结合,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宁静画面:秋风吹过,带来了橙子的香气;月光下,鹤唳声与之相应,构成了一种和谐而幽静的氛围。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四季更替的敏感观察,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联系。

尾联“我欲婆娑竹林国,洗空尘耳正须君”,表达了诗人渴望在竹林中寻找一片净土,远离尘世的喧嚣,以求得心灵的洗涤。他希望有知音相伴,共同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真挚友谊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读来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韩侯晁仲许送名酒渴心生尘以诗促之

好在银瓶秋露光,借君云梦到枯肠。

解浇万里客愁破,暂吐十年黄卷香。

江水苦摇梁苑梦,海棠新学汉宫妆。

天东四月春如许,坐待白衣投醉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步寻野卉

风烟草木照人明,神药奇花问识名。

闻道东州有仙窟,欲寻根拨学长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癸丑岁秋郊

漫漫黄云水清浅,碧花无处乱鸣蛬。

此生愈觉田园乐,梦里晓山三四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入关宿昌平

黄尘却送入关山,自斲何如二顷田。

记得鸣蛬碧花句,蹉跎秋思又三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