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书事

只影千山复万山,两年愁著鬓毛班。

壮心未答吴钩赠,素节聊全赵璧还。

剑栈风烟通紫塞,峡天云雪带乌蛮。

逢人若问浑慵答,闭目支颐一梦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孤独的身影穿越千山万岭,两年的忧愁已染白发斑驳。
壮志未酬,无法回应吴钩之赠,只能暂时保全洁白如璧的节操归还。
剑阁之路风尘弥漫直通边关紫塞,峡谷天空云雪缭绕连接着乌蛮之地。
若有人问起,我懒得回答,只是闭眼养神,沉浸在梦境之中。

注释

只影:孤独的身影。
愁:忧愁。
鬓毛班:斑驳的白发。
吴钩:古代兵器,形似弯月,象征壮志。
素节:纯洁的节操。
赵璧:古代美玉,比喻高尚的品德。
剑栈:剑阁之路,险峻而蜿蜒。
紫塞:边关要塞。
乌蛮:古代西南部的少数民族。
浑慵:懒散,无心。
支颐:托腮,支撑下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千山万水后的心境,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愁绪和无奈的情感。诗中“只影千山复万山”两句,通过重叠的景象,传递出一种迷茫和失望,仿佛在漫长的旅途中寻觅不到心灵的栖息。"两年愁著鬓毛班"一句,则直白地表达了时间流逝与青春易逝的忧虑。

接下来的“壮心未答吴钩赠,素节聊全赵璧还”两句,通过对历史人物吴越之战及赵云义薄的引用,展示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坚守节操的向往与自勉。然而,这种情感并没有得到满足,反而显得更加孤独无助。

"剑栈风烟通紫塞,峡天云雪带乌蛮"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渲染了一种边塞的荒凉与诗人的孤独。这里,“剑栈”指的是剑形山峰的连绵,“紫塞”则是边疆的代称,而“峡天云雪带乌蛮”则描绘了山峡之间云雾缭绕,景色奇特。

最后两句“逢人若问浑慵答,闭目支颐一梦间”,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询问时的无心应付,以及他对于现实世界的逃避心理。"逢人若问浑慵答"中的“浑慵”二字,形容回答的态度淡漠而不真诚;"闭目支颐一梦间"则是诗人选择闭上眼睛,将自己封锁在一个幻想的世界中,不愿面对现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英雄主义的追求与现实世界的疏离,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亡友胡达材(其二)

味薄身无累,心平理自长。

公卿知叔度,州里敬元方。

璞玉须瑚琏,春风便雪霜。

重言吾不忍,天地日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报宾虹寄画

青山忽飞来,置我几席间。

如何所思人,梦寐空往还。

苍波澹将夕,木叶秋渐阑。

孤松郁奇姿,远峰修秃鬟。

知非貌云林,意复高荆关。

万事托笔端,于世真闲闲。

迩来我为诗,视子尤辛艰。

朝叩少陵扉,夕抗昌黎颜。

念枯每微喟,意拙宁多删。

一艺恐无成,区区同所叹。

形式: 古风

晚过东园独饮月上乃归

为爱池亭我独来,且留一饮寄徘徊。

古人渐远寻芳草,明月相看落酒杯。

众醉梦腾喧聒去,孤怀诗借啸歌回。

残荷欲尽秋花晚,迢递西风日日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七月二十六日出北郭昌华亭晚饮节庵先生玉山草堂

晴云欲雨北城根,草堞萧条风更喧。

人语桔槔鸣浅水,角声楼橹隐遥村。

迷阳已阻山中约,炙背真成野外言。

至竟食芹堪自美,玉山堂里酒初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