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寿之题蕲春驿浸月轩

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

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

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

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千座山峰刚刚度过雨季,万物静寂没有风声。
珍贵的镜子沉入寒冷的水面,明亮的月亮高挂于太空之上。
竹子梢头轻轻触及碧绿的水面,枫叶在冷风中漂浮着红色的光影。
我最终想要前往金沙之地,规划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宫殿。

注释

千山:众多的山峰。
初过雨:刚刚经历雨后。
万籁:各种声音。
不鸣风:没有风声。
宝鉴:珍贵的镜子。
沉:沉入。
寒水:冰冷的水面。
冰轮:明亮的月亮。
竹梢:竹子的梢头。
低蘸:轻轻触碰。
碧:碧绿。
枫叶:枫树的叶子。
冷浮红:在冷风中漂浮着红色。
终欲:最终渴望。
金沙:金沙之地(可能指富有或理想的地方)。
去:前往。
经营:规划和建设。
一亩宫:一座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秋景的图画,通过对自然界静谧与冷清特征的刻画,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千山初过雨,万籁不鸣风。”两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后的深山景象,寂静而无声。这里的“雨”和“风”,通常象征着动荡与变迁,但在这首诗中却被描绘为平静的背景,突出了万籁俱寂的氛围。

接着,“宝鉴沉寒水,冰轮上太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感。诗人以“宝鉴”比喻水面光滑如镜,而“沉寒水”则传递出一种透骨的凉意;“冰轮”形容山峰的轮廓清晰,如同冰雕玉琢,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肃杀与深远。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竹梢低蘸碧,枫叶冷浮红。”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植物的秋色。竹子轻柔地低垂着绿色的枝梢,与寒冷中的枫叶形成鲜明对比,枫叶虽呈现出冷冽中的红色,但这份红颜并未带来温暖,而是加深了整体画面的冷清。

最后,“终欲金沙去,经营一亩宫。”表达了诗人想要远离尘世的愿望。“金沙”常指长江之砂,这里可能象征着通往遥远地方的路途;“经营一亩宫”,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避风港。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孤寂与超脱尘世的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陶尉喜雨呈张文伯

贺客休辞酒盏深,使君心是老农心。

精诚已致当时雨,膏泽将为异岁霖。

得水槁苗俱竞秀,乘秋高鸟自能吟。

宣风宜有中和作,戛玉锵金播八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高守无隐官闲即事(其二)

谁怜村落笑歌稀,全把茶瓯当酒卮。

枯槁又经三月雨,穷愁聊付一篇诗。

窗间远岫青千叠,楼外长天碧四垂。

何日获陪文字饮,欲翻妍唱入新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梁宏父二首(其二)

功名须向壮年收,顾我摧颓已白头。

节晚独存松柏劲,岁寒还见雪霜浮。

老将耄及从人笑,醉欲眠时遣客休。

眼力尚能观细字,诗筒经卷且优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