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梅

蕊珠宫女弄幽妍,初著春心娇小。

自白真香,浑胜似、姑射冰肌窈窕。

带雪茅檐,临溪篱落,占却春多少。

天寒日暮,有人愁绝行绕。

长记流水桥边,雨晴烟淡,袅一枝清晓。

梦想经年开病眼,把酒风前一笑。

花骨娇多,不禁人觑,只怕轻飞了。

无端羌管,夜阑声入云杪。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蕊珠宫中的仙女们在玩弄着幽雅的美态,她们身着春装,显得娇小可爱。
她们的自然香气纯洁如真,比姑射仙子那冰肌玉骨还要动人。
雪花覆盖的茅檐下,临近溪流的篱笆旁,她们占据了春天的大部分美丽。
天寒日暮时分,有人独自愁绪满怀,在这里徘徊。
我常常想起那流水桥边,雨后初晴,晨雾中,她们悄然绽放。
多年以来,我病弱的眼中,她们仿佛在眼前盛开,举杯对风笑。
花朵娇嫩,让人忍不住想多看几眼,唯恐她们轻轻飞走。
忽然,夜晚的羌笛声穿透云霄,直上青天。

注释

蕊珠宫:神话中的宫殿,代指仙境。
春心:春天的情感,此处指女子的青春活力。
姑射冰肌:形容女子肌肤洁白如冰雪,来自《庄子》中的典故。
愁绝:极度忧愁。
流水桥边:富有诗意的环境,可能象征着回忆或远方。
经年:多年。
觑:偷看,此处指欣赏。
羌管:古代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夜阑:深夜。
云杪:云的顶端,此处形容声音高远。

鉴赏

这首宋词《念奴娇·其一》是袁去华所作,以梅花为题材,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幽雅的冬日景象。词中通过“蕊珠宫女”和“姑射冰肌”的意象,赞美了梅花的纯洁和娇美,将其比作仙女般的清冷之美。接下来,词人描述了梅花在雪中茅檐、临溪的篱落间盛开,虽处寒冷时节,却独自占尽春色,引人怜惜。

“天寒日暮”一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词人对梅花的深深同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的孤独心境。回忆起流水桥边,雨后烟雾中的梅花,更显其清新脱俗。然而,病眼中的诗人只能在梦中欣赏,只能借酒一笑,表达了对梅花的向往和无奈。

词的结尾,通过“无端羌管”和“夜阑声入云杪”,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以悠扬的笛声衬托出梅花的孤独和高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的风姿,同时也寓含了词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94)

袁去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绍兴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进士。改官知石首县而卒。善为歌词,尝为张孝祥所称。去华著有适斋类稿八卷,词一卷,著有《适斋类稿》、《袁宣卿词》、《文献通考》传于世。存词90余首

  • 字:宣卿
  • 籍贯:江西奉新(一作豫章)

相关古诗词

金蕉叶(其四)

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挂晚景、寒林数幅。

对冰盘莹玉。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形式: 词牌: 金蕉叶

金蕉叶(其二)

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烦恼无、千万亿。

诮将做饭吃。旧日轻怜痛惜。却如今、怨深恨极。

不觉长吁叹息。便直恁下得。

形式: 词牌: 金蕉叶

金蕉叶(其一)

涛翻浪溢。调停得、似饧似蜜。试一饮、风生两腋。

更烦襟顿失。雾縠衫儿袖窄。出纤纤、自传坐客。

觑得他、烘地面赤。怎得来痛惜。

形式: 词牌: 金蕉叶

金蕉叶(其三)

江枫半赤。雨初晴、雁空绀碧。爱篱落、黄花秀色。

带零露旋摘。向晚西风淡日。发萧萧、任从帽侧。

更莫把茱萸叹息。且更持大白。

形式: 词牌: 金蕉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