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等周分国,三王汉世家。
日闻敦帝族,时见遣皇华。
剪土仍鹑首,疏邦自犬牙。
秦关通使节,灞水渡征车。
过邑恩难屡,登堂礼更嘉。
何如北山客,行役动长嗟。
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送管平田先生颁封秦府归省》描绘了一幅古代中国的政治与家族荣光图景。诗中提到的“五等周分国,三王汉世家”展现了周朝的等级制度和汉代的大家族传统,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尊崇。
“日闻敦帝族,时见遣皇华”表达了对皇帝重视宗亲和派遣使者传达天子恩泽的场景,显示出朝廷的权威和对地方的治理。接下来,“剪土仍鹑首,疏邦自犬牙”运用比喻,形容边疆地区的划分如同鸟嘴或犬牙交错,形象地描绘了领土的复杂格局。
“秦关通使节,灞水渡征车”则具体描绘了使者出使秦地的情景,通过秦关和灞水这两个地点,传递出旅途的艰辛和使命的重要。
“过邑恩难屡,登堂礼更嘉”进一步强调了沿途受到的恩惠和礼遇,但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这些恩惠怎能比得上北山客对于长期在外奔波的感慨,“何如北山客,行役动长嗟”。
整首诗通过送别友人,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古代政治体制下家族荣耀与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北山客那种远离尘嚣、自在生活的向往。
不详
露板承欢渥,天书拜宠灵。
春官典邦礼,风后佐王庭。
出入登三事,遭逢起一经。
持衡人莫眩,讲殿帝亲听。
妙思黄华句,雄篇绣补铭。
龙文生赤汗,鸾翮奋青冥。
暂枉神都远,同追祖帐停。
二京分化理,八座备仪形。
仙棹花催发,官途柳为青。
微生荷剪拂,孤迹困飘零。
空谢伸眉日,多愁短发星。
公还众所祝,强饭念朝廷。
掩阁日愁晚,他乡岁巳深。
未能逃世网,岂是恋朝簪。
以我不如意,怜君同此心。
故园春事及,归路傥相寻。
僦居屡傍禁垣西,曲巷重渠路转迷。
万事无能心尽懒,一官何补首常低。
行冲落日时驱马,起伺朝天每听鸡。
局迹自伤非宦业,纶竿终有故山溪。
别离无奈客心烦,直道南迁荷主恩。
临路加餐好自爱,平居握手更何言。
连山楚雨迷官舍,隔县乡音认故园。
君到江州定回首,同游霄汉几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