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其一)

客有过兰若,交情似竹林。

野花无可落,村酒不宜斟。

又得清新句,如闻謦欬音。

南坡盟好在,为问几时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有位访客来到寂静的兰若,友情深如竹林般紧密。
野外的花朵没有可摘的,乡村的酒也不适合慢慢品酌。
我又得到了新的清新诗句,如同听见了亲切的问候声。
在南坡的约定仍然有效,只问何时能再次相聚寻找这份情谊。

注释

客:访客。
过:拜访。
兰若:寂静的寺庙或住所。
交情:友情。
似:像。
竹林:比喻深厚的友谊。
野花:野外的花朵。
落:采摘。
村酒:乡村自酿的酒。
宜:适合。
清新句:新的优美诗句。
闻:听见。
謦欬音:轻声交谈或咳嗽声,这里指亲切的声音。
盟:约定。
好在:依然有效。
寻:寻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题为《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其一)》。诗中描绘了一幅友人来访的场景,以竹林为象征,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客有过兰若",客人造访了寂静的寺庙,"交情似竹林",比喻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古代名士竹林七贤般的高洁。接下来,诗人描述了野外的野花虽美,却无处可摘,暗示环境的清贫;村酿虽淳,却不宜过多,流露出主人的简朴好客。

"又得清新句",来访者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清新的话语,让诗人感到如同亲耳听到好友的谈笑风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旧日相聚的怀念,询问何时能再次一同寻觅那份南坡盟誓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向往。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次曾宏甫见过二首韵(其二)

莺啼花落后,芳草绿阴初。

良会日不足,清谈风有馀。

饥餐聊当肉,懒出坐无车。

勿以贫兼病,相过迹也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次曾宏甫见寄韵(其二)

剖符舒子国,蜡屐皖公台。

恨不从山简,欣然见老莱。

功名身已老,交旧首空回。

早晚依刘去,朝廷不乏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曾宏甫见寄韵(其一)

今晨尺书至,令我寸心宽。

老去光阴速,人生会合难。

竹舆云洞暖,钓艇玉溪寒。

小憩饶阳否,吾衰合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次曾宏甫社日赏海棠吴守宅且试新茗韵

一树深深地主家,外边谁复见秾华。

却因社日治聋酒,得醉春时近眼花。

著粉施朱俱惬当,吹风洗雨但惊嗟。

酴醾芍药垂垂发,更试头纲一饼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