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送杜君童学士赴阙》是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杜君童学士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誉。
首句“西风猎猎鸣旌旗”描绘了西风呼啸,旗帜猎猎作响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壮阔的氛围,预示着杜君童学士即将踏上重要旅程的庄严与隆重。接着“南阳学士趋丹墀”则点明了杜君童学士的身份与即将前往的目的地——朝廷,暗示其将承担重要的政治使命。
“南阳父老挽不住,家声复如东汉时”两句,通过南阳父老的挽留,表达了对杜君童学士才能与品德的敬仰,同时也暗喻其家族声望如同东汉时期的辉煌,预示着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卓越表现。
“堂堂材具中梁栋,鬓边寒暑惊驹驰”赞美杜君童学士的才能如同国家的栋梁,即使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不畏艰难。
“垂衣继照揭日月,只应一见舒尧眉”进一步赞扬杜君童学士有能力继承先辈的事业,如同日月般照亮前路,让帝王为之欣慰。
“鸾台凤阁有新路,着鞭宁许驽骀知”指出杜君童学士将开辟新的道路,不会让平庸之辈知晓,强调其非凡的才能与远见。
“委身报国一心耳,嶷如嵩岱谁能移”表达了杜君童学士忠诚于国家,坚定不移的决心,如同巍峨的嵩山,无人能动摇。
“他时廷尉妙生死,还将此道供论思”预示着杜君童学士在未来的政治生涯中,将面临生死抉择,但他的智慧与道德将被后世铭记。
“凌云大厦肃天宇,千秋万岁无倾攲”形容杜君童学士的政绩如同高耸入云的大厦,稳固而持久,为国家带来长久的繁荣与稳定。
“焦头烂额岂足尚,长堤蚁穴今图之”提醒人们不应因一时的困境而放弃,要像防备蚁穴一样,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回看蹇浅丈夫子,攫金清旦方沉迷”批评那些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讽刺他们尚未觉醒。
“矢来无乡亦可恤,付与公议分高卑”强调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性,无论来自何方,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关怀与评价。
“前人得失焕清简,纳公胸次无孑遗”鼓励人们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宽广。
“愿言朝退坐华省,更以反己为元龟”希望杜君童学士在繁忙的政治生活中,不忘自我反省,成为国家的楷模。
“儒冠往往喙三尺,勿令白玉生瑕疵”最后,诗人提醒学者们要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避免任何可能玷污名誉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杜君童学士的赞美与期望,展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崇高追求,以及对国家繁荣与稳定的深切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