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首句"江北淮南三月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在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水烟漠漠柳丝丝"通过"水烟"和"柳丝"的意象,展现出江边水汽缭绕,柳树柔条轻拂的宁静而生机盎然的画面。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好花一夜霜都落,却是春风总未知"却带来了一丝意外和感伤。"好花一夜霜都落"暗示了春寒料峭,一夜霜冻使得娇嫩的花朵凋零,这与前文的春意盎然形成对比。"却是春风总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责备,似乎春风未能及时察觉到花朵的脆弱,未能给予保护。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春天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力量无常的思考。张以宁作为明朝的诗人,其作品往往情感深沉,此诗也不例外,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生活哲理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