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戍鼓报三更,危楼夜气清。
诗成海月上,梦觉浦潮生。
沙白昏渔火,江空闻橹声。
归心随野鹤,展转到天明。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江楼夜兴》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晚画面。首句“戍鼓报三更”,以戍楼的更鼓声点出深夜时分,渲染了寂静的氛围。接着,“危楼夜气清”写高楼之上,夜风清凉,空气澄净,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成海月上”描绘诗人灵感涌现,完成诗作之际,海上升起明亮的月光,象征着创作的灵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随后,“梦觉浦潮生”则通过梦境过渡,暗示诗人由创作的沉思中醒来,听到江边潮水轻轻拍打的声音,进一步烘托出夜晚的宁静和自然韵律。
“沙白昏渔火”描绘沙滩上几点昏黄的渔火,增添了画面的温暖与人间烟火气息。最后,“江空闻橹声”以远处传来的船桨声,勾勒出江面的空旷与动态,使得静夜不再单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江楼夜间的思绪起伏与情感变化,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悟,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又向往自由的心境,直到“归心随野鹤,展转到天明”,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高鸟何尝尽,良弓已弗存。
西风捲归旆,朔雪暗中原。
桧色犹含愧,湖波不洗冤。
当年莫须有,翁仲寂无言。
冰檗平生志,公馀户自扃。
待人绝城府,临政若家庭。
市井狐狸遁,乡村鸡犬宁。
何惭古循吏,耳目为公醒。
正自无聊赖,西风更败荷。
秋容森列嶂,曙色耿残河。
吾道青灯冷,衰年白发多。
曲生交久绝,借汝挽春和。
故国无书问,他乡有弟兄。
霜风欺老病,江海寄馀生。
黄叶天涯路,清风雨外城。
东邻似相恼,深夜捣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