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东湖先生(其三)

四大假合相,六根清净缘。

祇知心是佛,不惜药成仙。

鱼泣衔沙立,鸥疑侧脑眠。

凄其野人奠,秋菊荐寒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四大皆由虚幻构成,六种感知根源于纯净的心灵。
只知道内心即为佛,不吝惜修行以求得长生成仙。
鱼儿哭泣着含沙站立,海鸥疑惑地歪头而眠。
在荒野中,孤寂的人祭奠,用秋菊敬奉冰冷的泉水。

注释

四大:佛教术语,指地、水、火、风四种元素,象征世间万物的虚幻不实。
假合相:虚妄的表象,非真实存在。
六根:佛教中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
清净缘:指心灵的纯净,没有杂念。
心是佛:佛教认为,人心本有佛性,只要觉悟就能成佛。
药成仙:道教中指通过修炼药物或方法达到长生不老、成仙的境界。
鱼泣衔沙立:形容鱼儿在沙滩上痛苦挣扎的样子。
鸥疑侧脑眠:鸥鸟疑惑地歪头睡觉,可能象征孤独或不解。
野人:乡村或野外的人。
秋菊:秋季盛开的菊花,常用于表达哀思或清高之志。
寒泉:冰冷的泉水,可能象征清冷的生活或内心的孤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衡的作品,名为《挽陈东湖先生(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哀悼之情的挽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逝去朋友的怀念和赞美。

首句“四大假合相”与“六根清净缘”,是佛家语,意指世间万物皆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但在佛法中,这些都是假象,非真实之物。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界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但若能保持清净,不为世间诸相所惑,便可达到心灵的觉悟。

接着“祇知心是佛,不惜药成仙”,表达了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誉,犹如佛教中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醒即可成为佛,同样,作者认为陈东湖先生的心性纯净,即便不求长生,也已是超凡脱俗之人。

“鱼泣衔沙立,鸥疑侧脑眠”,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渔家生活的图景。鱼儿在水中哀泣,似乎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悲伤;而那只鸥鸟(一种水鸟)则在夜深人静时侧卧思考,仿佛也能理解到这份离别之痛。

最后,“凄其野人奠,秋菊荐寒泉”,则是作者以自然景象寄托哀思。远处的野人送葬,表达了对逝者的尊重与惋惜;而秋天的菊花被用来祭奠,这些花朵在寒冷的泉水边绽放,象征着友情的长存不息。

整首诗通过借助自然景物和佛家思想,抒发了深切的哀思与对逝去朋友品格的崇敬。

收录诗词(10)

张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陈东湖先生(其二)

德星难再聚,薤露重兴悲。

客忆芹边脍,孙寻膝上饴。

入门惟水竹,拜像见须眉。

吾父亦丁丑,白云增梦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挽陈东湖先生(其一)

真病药无功,精魂夺鬼工。

百年终有尽,诸相等成空。

圆满缺陷世,逍遥兜率宫。

一池沤水意,分付蓼花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东老庵

东老遗风且百年,乡评犹叹子孙贤。

金丹数满三千行,玉笈名留十八仙。

座上杯盘由好客,鼎中饘粥且随缘。

相逢咸恨匆匆去,绝胜空回访戴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用广陈君以画徵题

陈君昨从江右归,元龙豪气如虹霓。

清晨访我叙契阔,手持锦轴徵余题。

远山近山凡几簇,三两人家住溪曲。

酒旗摇曳朝日晴,渔舟来往烟波绿。

属玉鵁鶄聚暖沙,疏篱老屋带烟霞。

竹边有客烧新笋,林下何人扫落花。

景趣无穷来宛转,一抹岚光见平远。

斯图精致非寻常,妙笔原知归北苑。

君家旧住桥子东,森森乔木含清风。

颍川世系年应远,使节勋名孰与同。

君视黄金犹土苴,好画如逢不论价。

何当乘兴去相寻,索看新收古名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