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晚发

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在江边的高地听到清晨的钟声,我轻巧地划动小舟准备返回。
夜晚的海潮轻轻涌动,早晨的河面露水渐渐溶解。
开始看到沙滩上的鸟儿,远处的山峰还隐没在云雾中。
遥远的故乡无边无际,天亮后我满怀思念怀念朋友们。

注释

江皋:江边的高地。
曙钟:清晨的钟声。
轻枻:轻巧的小舟。
舼:船。
海潮:海浪。
夜约约:轻轻涌动的样子。
川露:河面上的露水。
晨溶溶:早晨逐渐溶解。
沙上鸟:沙滩上的鸟儿。
云外峰:远处的山峰。
杳无际:遥远无边。
明发:天亮后。
怀朋从:怀念朋友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晨江边的景象,诗人在这里捕捉了自然界从夜晚到黎明的过渡。"江皋闻曙钟"中的“江皋”指的是江边的堤岸或小山坡,“曙钟”则是清晨初上的钟声,表达了一种时间的起点和空间的交汇。

"轻枻理还舼"中的“轻枻”形容船只在水面上轻盈地移动,“理还舼”则指船夫正在整理船只,为出发做准备。这些动作都非常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

接下来的"海潮夜约约"和“川露晨溶溶”,描述的是自然界中水与时间的关系。“海潮”指大海的潮汐,“夜约约”形容潮汐在夜晚平缓而来;“川露”则是河流边的露珠,“晨溶溶”形容露珠在清晨逐渐消散。这些描写传达了一种自然界中水的循环和时间的流转。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中的“始见”表明这是诗人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景象,“沙上鸟”指的是在河岸边出现的小鸟,“犹埋云外峰”则形容远处山峰被云雾笼罩,看不清楚。这里的“犹埋”二字,传达了一种朦胧与未知的美。

最后两句"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切的情感。“故乡杳无际”中的“杳无际”形容故乡的景象在心中模糊而又广阔,“明发”指的是清晨出发,“怀朋从”则是怀念同行的人们。这里透露出诗人游子情结,表达了对亲人、朋友以及故土深厚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从静谧到动态,从个体经验到广阔世界的过渡。

收录诗词(22)

贺知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 字:季真
  • 号:四明狂客
  • 籍贯: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
  • 生卒年:659—744

相关古诗词

送人之军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

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

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

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

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

微躯不可荅,空欲咏依蒲。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荒憬尽怀忠,梯航已自通。

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

遣戍徵周牒,恢边重汉功。

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

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

诏旂分夏物,专土锡唐弓。

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

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

岐陌涵馀雨,离川照晚虹。

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类观赏,帝里如悬镜。

缭绕八川浮,岧峣双阙映。

晓色遍昭阳,晴云卷建章。

华滋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

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徵瑞宝入陈仓。

自昔秦奢汉穷武,后庭万馀宫百数。

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

广画螓蛾誇窈窕,罗生玳瑁象昆崙。

乃眷天晴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

荆临章观赵丛台,何如尧阶将禹室。

层栏䆗窱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

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谣北极仰鹑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