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注释

系:联接。
短篷:小船。
篷,船帆,船的代称。
杖藜:“藜杖”的倒文。
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开时节的雨。
杨柳风:古人把应花期而来的风,称为花信风。
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应一种花信,总称“二十四花信风”。
其中清明节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称杨柳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描绘了春天出行的场景。诗人坐在轻便的短篷下,穿过古木形成的阴凉,手杖支撑着走过小桥向东行。"沾衣欲湿杏花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仿佛要湿润衣裳,而"吹面不寒杨柳风"则以春风的温柔和煦,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整首诗清新自然,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享受。

收录诗词(1)

释志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偈问文准禅师

寒食因悲郭外春,墅田无处不伤神。

林间垒垒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问怀秀禅师

昔日沩山水牯牛,自从放去绝踪由。

今朝幸遇师登座,未审时人何处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解夏小参问无准禅师

选佛场开日,丛林气象新。

心空及第者,毕竟是何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偈(其二)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俱不识。

形式: 偈颂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