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芮烨的作品,名为《念奴娇》。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才华横溢、声名远扬的一种自豪与满足。
"化工着意,向柳稍梅萼,偷回春色。"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化工”——即大自然的力量,将春天的美好颜色融入到柳絮和梅花中。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把握住生命中的美好时光。
"蓂叶双飞政天上,一点文星初谪。" 这里的“蓂叶”指的是书籍,诗人将书籍比作飞在天上的蓂叶,以此形容自己文学才华的高飞和文采的独特。"一点文星"则象征着文学成就的光芒初现。
"发藻儒林,当年荣耀,四海声名白。" 这里“发藻”意指诗人的文章或书信,如同珍贵的药材般流传于世。“儒林”则代表文人之林,即文学界。诗人自豪地回忆起往日的辉煌成就和广泛的声誉。
"谪仙飞貌,澹然物外踪迹。" 这几句中,“谪仙”意味着超凡脱俗,而“飞貌”则是形容诗人的文采飞扬。“澹然物外踪迹”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淡泊明志的态度。
"且与笑傲瀛洲,风流词翰,自是西垣客。" 这里的“瀛洲”指的是仙境或理想之地,“风流词翰”则代表诗人自己在文学上的造诣和独到风格。“西垣客”意味着诗人在精神上已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异日功成辞富贵,却与赤松游剧。"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赤松"在这里象征着长寿和仙境,“游剧”则是形容诗人与仙境之间的交流。
"一曲清歌,三千珠履,不愧非潘璧。" 这里“一曲清歌”代表诗人的文学作品,“三千珠履”形容作品之丰富和精美。“不愧非潘璧”则是自比为古代才子潘岳,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信。
"满斟芳醑,仰称遐寿千百。" 最后两句诗人以“满斟芳醑”形容美酒盈杯,象征着生活中的欢乐和满足。“仰称遐寿千百”则是对长寿的祝愿,也隐含了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学生命永远绿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个人才华、文学成就以及精神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自信与满足,以及他对于超越世俗、达至仙境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