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三月任命龙溪县知事,视事日偶成

飞来凫舄入清漳,遍地荆榛杂梓桑。

私斗共誇民气勇,公田太息上农荒。

分门别户吾无党,救弊扶衰国有光。

此是紫阳遗教地,问心得过始登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名为《癸丑三月任命龙溪县知事,视事日偶成》。诗中描绘了作者在被任命为龙溪县知事后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当地社会现状的反思与思考。

首句“飞来凫舄入清漳”,以“飞来凫舄”比喻自己突然被任命为知事,进入清漳(漳水)之地,形象地表达了从外而来的任命感。接着,“遍地荆榛杂梓桑”描绘了当地环境的荒凉与萧条,荆棘丛生,与生长着的梓树和桑树形成对比,暗示了社会的凋敝与人民生活的艰辛。

“私斗共誇民气勇,公田太息上农荒”两句,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私斗指的是民间的争斗,民气勇可能是指民众在困境中的坚韧不屈;而公田太息则反映了对政府未能有效管理公共土地,导致农业生产荒废的无奈与叹息。

“分门别户吾无党,救弊扶衰国有光”表明了作者个人的态度与立场,他强调自己不结党营私,而是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帮助国家恢复生机。这体现了其作为官员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最后,“此是紫阳遗教地,问心得过始登场”一句,将地点与朱熹(紫阳先生)的教诲联系起来,暗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践行儒家的道德与治国理念,实现社会的改良与进步。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在实际行动中寻求内心感悟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忧虑,也体现了其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精神,以及对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实践。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一)

岭南凫舄入清漳,冯妇车前攘臂将。

自顾微官伤潦倒,幸逢大雅肃趋跄。

去思民定知羊祜,伟绩公曾佐鲁阳。

春水绿波伤别地,桥头柳色绽新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二)

鸡群一鹤立当中,布化心期普大同。

岂有成心分党派,断无遇事问私公。

荆山閒气钟奇士,漳水清流照此翁。

父母重来贤子产,萧、曹规矩鉴原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三)

哀鸿中泽动怀思,耳畔悲鸣困不支。

兵燹昔年人丧乱,水灾前度势离披。

资生元气犹难复,悔祸天心未有期。

观察痌瘝长在抱,为民请命莫迟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韵(其四)

亦欲勤民亦治军,古来主将本斯文。

中天日月销兵气,古郡河山靖匪氛。

诗酒相将消暇日,雨霖既足趁归云。

他时我亦山中去,肯与苔岑共一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