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其六十二)根底

形容自觉若焦枯,老却寒江风味殊。

雪后玉堂人独坐,夜来茅舍月同孤。

一泓溪水绕根底,万仞罗浮入画图。

拈出先天为地步,后天地步又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里梅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诗人以“自觉若焦枯”开篇,形象地表达了在严冬中植物凋零、生机似乎枯竭的景象,但紧接着“老却寒江风味殊”,转折出即使在寒冷的江边,梅花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韵味和风骨,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雪后玉堂人独坐,夜来茅舍月同孤”两句,通过对比雪后的静谧与夜晚的孤独,进一步烘托出梅花独立于世的高洁形象。玉堂象征着高雅与纯洁,而人在其中独坐,更显出梅花与人的精神共鸣。同时,与茅舍中的月光相对应,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冷,也暗示了梅花与月光的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一泓溪水绕根底,万仞罗浮入画图”则将视线从梅花本身转向其生长的环境,溪水环绕,仿佛是大自然对梅花的滋养与呵护;而“万仞罗浮”则是借用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比喻梅花所处环境的雄伟与壮阔,进一步强化了梅花的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拈出先天为地步,后天地步又何如”两句,诗人以哲学思考的方式,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这里的“先天”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本质或根源,“地步”则指立足之地或生存的基础。“后天地步”则可能引申为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这两句诗不仅深化了对梅花品格的赞美,也触及了更深层次的生命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在严冬中独立绽放的描绘,以及对其生长环境的细腻刻画,不仅赞颂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75)

李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其六十三)安分

分内兼收见本真,一锥瘠地可容身。

琼英华丽堪为富,玉色清癯未是贫。

生世自惊随岁老,时光独喜逐年新。

海棠也有这场梦,唤不醒来笑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其六十四)乐闲

乾坤饶我老江村,笑把乾坤作故园。

万顷玉渊沈白璧,一泓金井浸寒根。

影摇南极开青眼,帘隔东风欲断魂。

学圃主人无一事,相看终日闭柴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梅花百咏(其六十五)秀出等夷

年来跳入此冰壶,老眼迟迟月色孤。

是个良能真样子,还为神化大规模。

孤根不为风霜改,素节宁能骨格殊。

人道南枝有如此,北枝借问怎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梅花百咏(其六十六)老当益壮

自觉聪明不及前,孤根清苦亦堪怜。

秃毫砚冻影难写,小榻夜寒人未眠。

百鍊刚肠半已迈,一生铁汉内还坚。

自从夫子删诗后,朵朵分明三百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