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一)楼上愁和卿谋韵

赢得许多愁。岁月悠悠。秋风秋雨冷双眸。

欲赠湘君搴杜若。难问芳洲。长啸倚南楼。

霜鬓飕飕。栏杆拍遍把吴钩。

惆怅归来无个事,又上灯篝。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诗以"楼上愁"为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赢得许多愁"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仿佛是岁月的积累使愁绪更甚。"秋风秋雨冷双眸"描绘了凄凉的秋景,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悲凉,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欲赠湘君搴杜若"引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典故,湘君是湘水女神,杜若是香草,诗人借此表达对理想或远方之人的思念与无法接近的无奈。"难问芳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难以触及的遗憾。

"长啸倚南楼"展现了诗人借啸声排解愁绪的动作,然而"霜鬓飕飕"又揭示了时光流逝,白发已生,增添了岁月催人老的感慨。"栏杆拍遍把吴钩"借用辛弃疾词句,表达壮志未酬的失落,以及对过往豪情的怀念。

最后两句"惆怅归来无个事,又上灯篝",诗人感叹无所事事的落寞,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再次点燃灯火,独自面对愁绪,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孤独而迷茫的文人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落差。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其二)楼上愁和卿谋韵

回首仲宣楼。浩浩江流。楚云湘雨几家收。

画角西风声一片,烽火神州。准拟泛新愁。

一叶扁舟。珠帘捲尽雁行秋。

无赖梦魂飞不定,何处相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其三)咏昭君套

一握小丁貂。艳色茸毛。金珰满座总粗豪。

妆向美人头上去,别样妖娆。双尾鬓云交。

秀映眉梢。若教上马更多娇。

从此香闺添小字,唤作昭昭。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其四)感旧

故旧半凋残。满目青山。姓名恍惚古人看。

追忆平生都似梦,今日魂还。老去鬓毛斑。

努力加餐。百年应作六如观。

世事浮云君莫管,还我渔竿。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浪淘沙(其五)题刘六皆桃源图

红树满青山。涧水潺潺。烟霞无恙洞门关。

前度刘郎今又至,绿鬓微斑。花下倚双鬟。

一笑追欢。胡麻屑饭劝加餐。

莫学淮南天上去,鸡犬云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