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静乐梅韵(其二)

司寒驾天骋轨力,冻合冰蚕不成织。

皮肤皲瘃雪满衣,真人恬漠与道息。

一花挺出万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识。

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

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

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

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

形式: 古风

翻译

他驾驭寒冷如天马驰骋,力量使冰雪凝固,蚕丝无法编织。
肌肤因寒冷而龟裂,雪花沾满衣裳,他内心宁静,与道相融无争。
一花独放,万物皆僵,唯有松竹能识其高洁。
它的香气远扬,只因品德高尚,本质纯真,不改本色。
春天的匠心独运,赋予众花生机,万物繁盛,连老石也显生机。
春末红花凋零,蜜蜂藏于深巢,美好之处只有蜂翅能察觉。
谁能想到,竹林之外这枝花更好,千年芬芳,永载诗篇之中。

注释

司寒:驾驭寒冷。
轨力:力量。
皲瘃:皮肤冻裂。
恬漠:宁静。
万木僵:万物冻结。
松筠:松竹。
德馨:品德高尚。
异色:改变本色。
春工:春天的匠心。
众卉:众花。
耄红:春末红花。
蜂翅:蜜蜂的触角。
千载垂芳:千年流传芬芳。
诗墨: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和赵静乐梅韵(其二)》,主要描绘了寒冬中梅花的独特风姿和高尚品格。首句“司寒驾天骋轨力”形象地写出梅花傲立寒冬的坚韧,如同驾驭天地之力。接下来的诗句“冻合冰蚕不成织”形容冰雪严酷,但梅花依然绽放,坚韧不屈。

“皮肤皲瘃雪满衣”描绘了梅花在冰雪中的洁白,虽身处困境却保持淡然,与道家的恬淡心境相契合。“一花挺出万木僵”则强调了梅花在冬季万物凋零时的生机勃勃,只有松竹能理解其价值。“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赞美了梅花的高洁香气和纯洁本色,不因外界改变而失去自我。

“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暗示春天到来时,梅花虽非主流,但其精巧之处却如同老苍石般独特。“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描绘了蜜蜂寻觅梅花的甜蜜,暗喻梅花虽低调,却是自然的精华所在。

最后两句“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和珍视,认为即使在寻常之处,梅花的美也会被后人通过诗歌流传千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为载体,寓言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赞美了梅花的坚韧、高洁和淡泊,同时也寄寓了对美好事物能够长久流传的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和赵静乐梅韵(其一)

伊祁作春私帝力,司花女课千机织。

月四十五以为功,化工何尝停半息。

老梅偃蹇傲众芳,一钱轻视程不识。

和羹肯为媚灶计,望林祗笑欲炙色。

莓苔被服当文绣,冰雪定交过金石。

静乐先生大雅韵,始信清名不虚得。

政须草圣传新篇,安得张颠首濡墨。

形式: 古风

和虚斋劝农十诗(其九)

老黠山灵具六通,解将苍狗护奇峰。

虚斋自有青囊眼,却笑景纯书未工。

形式: 七言绝句

和敬禅师茶偈(其三)

鱼鼓才休客至时,摸头元是最先机。

不须吸尽西江水,一滴曹溪味便知。

形式: 偈颂

和敬禅师茶偈(其一)

饭罢茶来手接时,个中日日是真机。

建溪顾渚君休问,冷暖如鱼只自知。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