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詶谢

杖擿春烟暖向阳,烦君为我致盈筐。

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搜自石根傍。

彫胡饭熟?糊软,不是高人不合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竹杖轻点春烟,温暖照向阳光,劳烦您帮我满满装一筐。
深入挖掘,初次见到如牛唇般的汁液,细细掐取,慢慢品味鼠耳般的香气。
在泉水边采集紫色的甲壳,从石头根旁寻找翠绿的嫩芽。
雕胡饭已煮熟,米粒饱满,糊状柔软,如果不是高雅之人,恐怕难以品尝到这美味。

注释

杖擿:用杖轻点。
春烟:春天的炊烟。
向阳:面向阳光。
致盈筐:装满一筐。
深挑:深入挖掘。
乍见:初次看到。
牛唇液:形容汁液饱满如牛唇。
鼠耳香:比喻香气如鼠耳。
紫甲:紫色的甲壳(可能指某种植物或食材)。
泉脉畔:泉水旁边。
翠牙:翠绿的新芽。
石根傍:石头根部。
?糊软:形容饭粒饱满、糊状且柔软。
高人:高雅的人。
不合尝:不适合一般人品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春天的田园生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自足的态度。

"杖擿春烟暖向阳"一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春天的暖阳照耀着大地,隐者手持拐杖,在田野间徜徉。"烦君为我致盈筐"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之托,希望朋友能够替他收获满筐的野菜。

接下来的两句,"深挑乍见牛唇液,细掐徐闻鼠耳香",展示了隐者在田间劳作时对周围景物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牛唇液"指的是牛口中流出的清水,而"鼠耳香"则是形容草木之香。

"紫甲采从泉脉畔,翠牙搜自石根傍"两句,继续展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以及他对野生植物的珍视和收集。"彫胡饭熟?糊软"则是隐者询问伙食是否已熟,菜豆是否煮得恰到好处。

最后一句"不是高人不合尝"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个隐逸,对待生活的态度,他认为这种简单朴素的生活,只有心灵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品味和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他那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心境。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因追想山中风度次韵属和存于诗编鲁望之命也(其一)

我见先生道,休思郑广文。

鹤翻希作伴,鸥却觅为群。

逸好冠清月,高宜著白云。

朝廷未无事,争任醉醺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情格高散可醒俗态因追想山中风度次韵属和存于诗编鲁望之命也(其二)

能谙肉芝样,解讲隐书文。

终古神仙窟,穷年麋鹿群。

行厨煮白石,卧具拂青云。

应在雷平上,支颐复半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

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鲁望悯承吉之孤为诗序邀予属和欲用予道振其孤而利之噫承吉之困身后乎鲁望视予困与承吉生前孰若哉未有已困而能振人者抑为之辞用塞良友

先生清骨葬烟霞,业破孤存孰为嗟。

几箧诗编分贵位,一林石笋散豪家。

儿过旧宅啼枫影,姬绕荒田泣稗花。

唯我共君堪便戒,莫将文誉作生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