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杭州览古

浙江亭下水如苔,曲几閒窗面面开。

山势不移天阙在,潮头偏逐海门来。

梅从和靖祠前见,柳绕苏公堤上栽。

知是国初全盛日,满城丝竹沸楼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杭州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句“浙江亭下水如苔”,以细腻之笔勾勒出浙江水波荡漾,仿佛覆盖着一层绿苔,展现出水色的清澈与生机。接着,“曲几閒窗面面开”一句,通过描绘亭中曲几与闲窗的布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沉醉与欣赏。

“山势不移天阙在,潮头偏逐海门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山势稳固,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另一方面则描绘潮水奔腾,展现自然力量的壮阔。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变迁的思考。

“梅从和靖祠前见,柳绕苏公堤上栽”则将视线转向人文景观,通过提及和靖祠与苏公堤,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与文化遗迹,展现了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靖祠与苏公堤作为历史地标,不仅承载了文人墨客的足迹,也成为了后人追思与缅怀的场所。

最后,“知是国初全盛日,满城丝竹沸楼台”两句,通过想象杭州在国初全盛时期的繁华景象,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向往。丝竹之声与沸腾的楼台,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与艺术气息的城市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杭州作为江南名城的独特魅力与历史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展现了杭州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感慨与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短歌行赠别一首

歌停云,酌春酒。送君发,为君寿。弹青萍,鼓素瑟。

何以赠,双白璧。车儿膏,马儿秣。时载阳,鸣鸧鸹。

戒仆夫,肃徂征。陟远道,扬飞旌。慰尔民,崇尔德。

君子心,我无忒。

形式: 古风

采薇

采薇采薇,山高路危。采之盈掬,聊以充饥。

薄暮无人,踽踽独归。其归伊何,路远莫致。

焉得羽翰,乘风而去。念我母氏,怀我兄弟。

日月遄迈,其如忧悴。翩彼晨风,集于丛木。

载飞载鸣,载生载育。人故不能,而罹茕独。

用作是歌,以写心曲。

形式: 四言诗

对竹

我家湖水上,长与竹为邻。

今夜月明里,相看如故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挟弹图

宫树已闻莺,王孙挟弹行。

金丸非爱惜,为尔好音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