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三首(其二)

晴阳媚月春花粲,差堪比、君词翰。

第二泉边三径远。

青丝络马,紫烟笼袖,肯为蓬蒿恋。

子虚定有同时羡,笔露文澜惊扑面。

十二碧栏游已遍。

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晴阳媚月春花粲”以明媚的春光开篇,阳光和月亮交相辉映,春花灿烂,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氛围。接下来,“差堪比、君词翰”,表达了对诗人作品的赞美,认为其文辞如同晴阳与明月般美好,能够与这春日美景相媲美。

“第二泉边三径远”一句,将场景转移到了第二泉畔,这里隐含着远离尘嚣、追求精神高洁之意。接着,“青丝络马,紫烟笼袖”描绘了文人骑马出游的情景,马鬃如青丝般飘逸,袖中似乎弥漫着紫色的烟雾,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雅,也暗示了他们超脱世俗的气质。

“肯为蓬蒿恋”则表达了对文人不为世俗所累、坚守自我追求的精神的赞赏。接下来,“子虚定有同时羡”提到子虚乌有的故事,暗喻那些虚构的美好事物也会羡慕这样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文人生活的理想化和令人向往。

“笔露文澜惊扑面”描绘了文人挥毫泼墨的场景,笔下的文字如同波澜壮阔的江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十二碧栏游已遍”、“红亭词句,翠鬟歌曲”、“且把清樽劝”分别描绘了游览、吟诗作曲以及饮酒畅谈的场景,展现了文人雅集的欢乐与和谐,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精神高洁与艺术创作的美好情境,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04)

高士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青玉案三首(其三)

暝烟轻染横塘树,微写出、江南路。

断岸危桥疑可度。

桃花溪涧,葭芦浦溆,总隔濛濛雾。

剡藤半幅无多处,意外山川深几许。

乡思年年朝复暮。

青帘沽酒,画船听雨,何日成归去。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永遇乐

藻思云飞,词源湍涌,风流都美。

吊古文成,无题诗就,顿贵长安纸。

才逢倾盖,旋惊折柳,荏苒流光如驶。

快重来、金门待诏,饮遍旗亭酒肆。

灌园谁许,莫谩勾牵,锦树秋花心事。

男子生身,名闻霄汉,不愧文章矣。

疏慵似我,滥窃君恩,真玷紫微仙吏。

频相望、故人骥足,早驰千里。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真珠帘

曲栏小苑薰风至。苔痕净、雨色朝来初霁。

远树织重,阴满莎阶生翠。

莫道佳辰时暗逼,又早说、江潭旧事。须记。

把昌歜浮杯,彩丝缠臂。消受。午簟清凉。

爱湘帘、深隔竹床髹几。银叶贮秦篝,且分香微醉。

不羡歌纨垂舞袖,羡采艾、烹葵情味。独自。

忆往日牵衣,今同流水。

形式: 词牌: 真珠帘

花发沁园春

冷露凝香,暖烟拖艳,秾华一簇谁主。

倩榆妆靥,映柳颦眉,做出几多妖妩。移根绣户。

却不是、武陵溪渡。浅白乍染柔风,嫣红更透酥雨。

还向栏干深处。惯倚轻盈弄色,把人偷觑。

粉腮半醉,玉面微酡,脉脉芳情谁语。

蜂窥蝶靓,生怕落英满路。

记当日、天宝宫中,曾有助娇新语。

形式: 词牌: 花发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