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清代诗人王季珠所作,名为《寿张少泉先生七十即用其自寿原韵(其四)》。诗中以“博物善文辞”开篇,赞扬了张少泉先生在学问与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却因过于嗜古而遭受世俗的非议。接着,诗人描绘了烟雨迷蒙中的天下事与山川灵秀,巧妙地将这些自然景象比作袖中之诗,寓意着张少泉先生的才华如同藏于袖中的佳作,虽不显眼,却蕴含深意。
进一步,诗中提到儒学的传承与分支,以“清河衍”象征张少泉先生在学术上的贡献,如同清河之水,源远流长。同时,“团扇神丰洛下遗”则借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比喻,暗示张少泉先生的才情如同洛下遗风,虽已逝去,但其影响犹存。
最后,诗人以“辉映并时生二老,天将风教付维持”收尾,表达了对张少泉先生与另一位老人并肩共事,共同承担教化天下的重任的赞美。整首诗不仅颂扬了张少泉先生的个人成就,也体现了其在社会文化教育方面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