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见寄

鬓毛不患渐成霜,有托琴书子一双。

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明知筋力难为强,犹说云山未树降。

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翻译

不用担心两鬓渐渐斑白,身边有琴书陪伴左右。
在才华平庸的太平时期,不如在南窗下安心睡觉。
深知体力难以支撑,但仍言志未酬,向往远方的山川。
深深感谢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让我得以避免像车辙中的鱼那样困于逆境。

注释

鬓毛:头发。
渐成霜:逐渐变白。
托:依托,依靠。
琴书:琴和书籍,象征文化生活。
乏:缺乏。
长才:出众的才能。
康:安宁,太平。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高枕:安心地躺着。
南窗:南方的窗户,寓指家居生活。
筋力:体力。
难为强:难以勉强维持。
犹:仍然,还。
云山:远方的山水,象征理想。
故人:老朋友。
相爱甚:非常爱护、关心。
辙鱼:车辙中的鱼,比喻陷入困境。
西江:西方的江河,这里泛指困难处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答人见寄》。诗中,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首句“鬓毛不患渐成霜”描绘了自己年华老去,但并不以此为忧;“有托琴书子一双”则流露出对琴书相伴生活的满足和寄托。接着,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难以在盛世有所作为,只能选择“高枕卧南窗”的闲适生活。

“明知筋力难为强”表达了对体力衰退的自知之明,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反而以“犹说云山未树降”表明自己仍怀有隐逸山林的愿望。最后两句“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暂时避免陷入困境的庆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坦然,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答人放言

经时不见意何如,重出新诗笑语初。

物理悟来添性淡,天心到后觉情疏。

已全孟乐君无限,未识蘧非我有馀。

大率空名如所论,此身甘老在樵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答人语名教

开辟而来世教敷,其间雄者号真儒。

修身有道名先觉,何代无人达奥区。

焕若丹青经史义,明如日月圣人途。

鲰生涵泳虽云久,天下英才敢厚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答友人劝酒吟

人人谁不愿封侯,及至封侯未肯休。

大得却须防大失,多忧元只为多求。

规模焉敢比才士,度量自知非饮流。

少日何由能强此,况今年老雪堆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答任开叔郎中昆仲相访

竹影战棋罢,闲思安乐窝。

旷时称不见,联辔幸相过。

宠莫兼金比,褒逾华衮多。

从来有诗癖,使我遂成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