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叔问诸人以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余得橘美字韵一首

三闾老沈湘,嘉颂谁为美。

白华发幽馨,春色荐甘醴。

金衣光出怀,缥实酸裂齿。

岂无三百苞,未见十二子。

缅怀商山翁,善幻亦徒耳。

壶中何足道,千刹一毫比。

我今老而穷,饘粥思乞米。

恨无千头奴,杼柚供万指。

慇勤祝移根,勿作江北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同叔问诸人以橘栗柿蔗为题以东南之美为韵余得橘美字韵一首》。诗中以橘为题,描绘了橘树的生长环境与果实的特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首句“三闾老沈湘”,借用了屈原(三闾大夫)流放于湘江的故事,暗喻橘树生长在南方湿润的环境中。接着“嘉颂谁为美”一句,引出对橘树及其果实的赞美,但并未直接点明,而是通过后续的描述来展现其美好之处。

“白华发幽馨,春色荐甘醴”描绘了橘花的香气和春天里橘果的甜美,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感官体验相结合。“金衣光出怀,缥实酸裂齿”则进一步刻画了橘果的外观与口感,金色的外皮光泽夺目,青白色的果实酸甜可口。

“岂无三百苞,未见十二子”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橘树果实的丰富,同时暗示了诗人对生活富足的向往。“缅怀商山翁,善幻亦徒耳”则是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反思,认为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看似超脱世俗,但实际上并无实际意义。

“壶中何足道,千刹一毫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追求。“我今老而穷,饘粥思乞米”则是诗人自述当前的生活状态,虽年老且贫困,但仍渴望得到生活的改善。

最后,“慇勤祝移根,勿作江北枳”表达了诗人对橘树的祝愿,希望它能顺利移植到北方,继续生长繁衍,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橘树及其果实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深沉。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仲嘉分题得诗分韵得经字是日仲嘉以事先归代作一首

六义出秦火,至今如日星。

人言三百篇,圣手昔所经。

我疑东家丘,削迹不自惩。

羁臣与孽子,中有怨刺情。

胡为不删去,被彼弦歌声。

遂令甫白辈,不识至道精。

昔为人所重,今为时所轻。

形式: 古风

建除一首酬林德祖虙

建旟抚方面,簪笔登云衢。

除书无虚日,念子何踌躇。

满堂罗经史,问字无停车。

平明户外屦,接迹叩所需。

定坐为详说,从周述唐虞。

执经退食罢,贝梵颇卷舒。

破魔无坚垒,解髻皆明珠。

危弦寡知音,寂寞空居诸。

成诗远相寄,尺鲤来东吴。

收之巾十袭,永好不可渝。

开缄叹奇决,已作东归图。

闭蕃着空舍,谁辨公车书。

形式: 古风

仲嘉被檄来吴按吏用非所长既足叹息而或者妄相窥议益足笑云戏作十二辰歌一首

驱骥搏鼠难为功,不如置之牛皂中。

平生暴虎笑冯妇,岂向兔脚分雌雄。

龙山从事盛德士,达观已悟蛇怜风。

马曹五斗直如寄,羊仲三径终当同。

群猴憎猿坐殊趣,瓮中醯鸡无远度。

从渠狗曲诮王生,欲辨龙猪复谁语。

形式: 古风

闻仲嘉叔问继以职事行县道游茶山及诸胜境作寄一首

春风入山骨,毛甲亦已舒。

晨熹被春山,草木清而姝。

况乃顾渚源,云关护灵区。

阴崖气亦暖,瑞草先春敷。

金沙出清泉,甘冽滋芳腴。

依依杨柳村,渺渺桑苧居。

前瞻大小寒,窈窕穷崎岖。

飞流吐明月,转壑千雷车。

参天亡陈桧,霜黛郁不枯。

当时临春地,变灭成榛芜。

安知岁寒质,千载独不渝。

大中乾元字,入木蛟鸾俱。

薰风想佳句,奇踪典刑馀。

独往三住翁,至今有遗墟。

真游岂易遇,庶或闻沉榆。

饱闻东吴胜,欲往世累拘。

二子独幽讨,仙舟继篮舆。

林间伯劳飞,茶篚春事初。

尚有北枝秀,明空雪千株。

幽香发清夜,肝胆生冰壶。

王事既料理,清游亦忘劬。

遥知山水间,快若纵壑鱼。

今我方禄隐,居然卧蜗庐。

画墁固无役,反如著辕驹。

亦拟浮扁舟,乘春经五湖。

收帆白蘋下,令子见潜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