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藏楼杂诗(其三十四)

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

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

吾民被迫逐,待毙但僵坐。

其锋诚难争,善守抑犹可。

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

姑求振民气,申儆首媮惰。

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

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

试探囊底智,筹一不须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晚清时期东北边疆的紧张局势,诗人郑孝胥以个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感。诗中“东北劫愈急,问策乃及我”揭示了时局的危急,诗人被征询对策,决定挺身而出,"楼前招片月,仗剑向辽左"形象地展现了他坚定的决心和行动。

“强邻久阻兵,跨海置遮逻”描述了敌人的军事部署,人民生活困苦,“吾民被迫逐,待毙但僵坐”表达了百姓的无奈和无助。诗人认为,尽管直接对抗困难,但坚守和防御仍有其策略,“善守抑犹可”,暗示防守的重要性。

接下来引用历史典故,如“杜回有时颠,食报在魏颗”,表明即使面临艰难,也要有所作为,提振民心,警惕懈怠。“死灰傥复燃,行见陆浑火”预示着可能的反击力量,暗示着希望的种子尚未完全熄灭。

最后两句“人言柔胜刚,精铁绵与裹”运用比喻,强调以柔克刚的智慧,表明在困境中寻找策略,不必急于求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待。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消寒会示同坐

蒙难灵修久苦辛,玩时愒日坐诸臣。

一为孤注机旋失,再卜中兴义未申。

江左夷吾虚想象,黄图赤县付何人?

楚囚君子吾何敢,深觉新亭愧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九日

十年几见海扬尘,犹是登高北望人。

霜菊有情全性命,夜楼何地数星辰?

晚涂莫问功名意,往事惟馀梦寐亲。

枉被人称郑重九,更无豪语压悲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重九日曹纕蘅向仲坚邀至灵光寺登高

白日销沈兵气昏,漫持热泪洒中原。

燕辽一战民应尽,江海横流溺岂援。

玉貌无求犹不去,西山始到欲何言。

残年残世还相对,便乞馀杯酹断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固始吴氏家诫卷书后

介寿称觞俗所同,长言劝诫见家风。

人生只有思亲日,莫付良辰乐事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