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公孝与下第东归三首(其二)

素衣不禁帝京尘,出郭看春已暮春。

我自倦游君未遇,杨花如雪送归人。

南浦春波照酒卮,谩将离恨托前期。

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冯琦的诗《送公孝与下第东归三首(其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首句“素衣不禁帝京尘”,描绘了友人京城求学或仕途奔波后,衣衫已染上尘埃,暗示了他经历的艰辛和疲惫。次句“出郭看春已暮春”,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春天即将过去,而友人却不得不离开。

“我自倦游君未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得志的同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仕途的厌倦。接下来的“杨花如雪送归人”,以飘零的杨花象征友人的离去,画面凄美,寄寓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南浦春波照酒卮”则借酒浇愁,将离别之恨寄托在未来的相聚期许中。

最后两句“如何命驾能千里,不为临歧住少时”,诗人质问为何不能在临别之际多停留片刻,表达了对友情的不舍和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友人命运的关切。

收录诗词(73)

冯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头吟

兔丝附青松,松高丝亦长。

何意秋风来,委蔓随飞霜。

海行无信风,春行无信时。

瑶轸曾误人,勿复欺新知。

事君以红颜,期我以白头。

有夫莫令客,客心不可柔。

形式: 乐府曲辞

朱颜曲

朱颜非自换,良为箧镜欺。

箧镜终不发,朱颜终不移。

歌罢月在梁,影落阑干垂。

感君明月心,不弃秋风姿。

犹记覆耳发,挂君飘缨髭。

宛转结不解,烦君立移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赠俞士行淮上治漕

葡萄邸前春雨多,典客馆下牵六骡。

将军抱持貔虎略,且与鼋鼍争水波。

江河之决虽天事,支祈安得称非祟。

佽飞剑出江水浑,浪拍芙蓉茜花细。

西来一线垂青天,天下军输集似烟。

朝廷尽食司空力,大农岁省钟官钱。

淮阴方知治粟尉,高坛何日飞旌旃。

形式: 古风

四明山歌

我昔长歌《天姥吟》,今来飞越江之深。

烟波浩荡都在眼,苍厓白鹿纷可寻。

游足未开意巳窘,片云隐约前村尽。

适来纵入丹山赤水之洞天,果尔三百八十芙蓉之峰相钩连。

沸如巨浪排九渊,渴虬饥鳄崩奔泉。

惊魂褫魄悸不定,乃知世间安得无神仙。

际天但有浅黛色,到顶犹穷羽人翼。

谢公万夫凿不得,支遁欲度空叹息。

黄熊近人白虎怒,杜鹃半染松花碧。

青鞋屡穿几悔来,眼前可即仍徘徊。

俄闻竹间响茶臼,寺门正对双眉开。

草根敲冰持涤釜,纤阴近送灵秋雨。

刘纲台榭收紫绡,王交瀑布悬青组。

二韭三菁宛可拾,东乌西兔纷来舞。

篆烟雕雾无时休,一双白鹤飞何苦。

吁嗟乎刘郎误入青山围,不是忘归不得归。

薜荔满墙皆可衣,胡麻满谷何愁饥。

赤云层层团白日,任他渡口桃花飞。

百年三万六千日,古今贤圣皆永毕。

何为容易别青山,空教青山笑不还。

诛茅结屋弄流水,溪云与我长潺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