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先生主试江南中途得疾入闱少愈而并日阅文失于调摄未及毕事神明顿索不可收矣予渡江视之先生以三年别绪絮语谆谆莫非关注深切之言而瞀乱无复诠决为之悽怆先生素康强不料其至此也舟中得诗三首(其三)

廿年前度几抡才,桃李都归帐下栽。

具眼不愁方叔屈,雄文争望兖公来。

神龙际会真难得,老凤菁华忽骤衰。

那得重占七日复,元神为挕旧丹胎。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在临川先生患病期间所作,表达了对临川先生深切的关注与哀悼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临川先生才华的赞美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首句“廿年前度几抡才”,回顾了二十年前临川先生选拔人才的盛况,暗示了他卓越的识人能力和深远的影响。接着,“桃李都归帐下栽”运用比喻,将被选拔的人才比作桃李,形象地描绘了临川先生培养人才的成果。

“具眼不愁方叔屈,雄文争望兖公来”两句,进一步赞扬了临川先生的慧眼识才和文章的影响力,表达了对他才能的高度评价和敬仰。

“神龙际会真难得,老凤菁华忽骤衰”则通过自然界的象征,表达了对临川先生才华和生命的惋惜。神龙象征着非凡的才华,老凤代表了丰富的智慧,二者突然衰落,预示了临川先生健康状况的恶化。

“那得重占七日复,元神为挕旧丹胎”表达了对临川先生恢复健康的渴望,同时也寄托了对临川先生精神不死、才华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临川先生生平成就的回顾和对其不幸遭遇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临川先生的深厚情感和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才凋零、生命脆弱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一)

宗臣绛灌正隆隆,况复肩随邓侍中。

何不洛阳高卧去,漫劳鵩鸟度湘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二)

申辕报罢董生黜,更复谁同汲直群。

自分不求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三)

茂陵男子家风在,肯向扶风作诡随。

亦会遭逢有天幸,不然那得遽伸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临川先生病中犹古人出处之义漫呈绝句五首兼东胡抚军复斋(其四)

谁言王掾是痴生,直把桓温唤老兵。

不见郗郎空入幕,老投临海一荒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