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七)

梨花簌簌飞红雪,狸奴夜扑氍毹月。

物也解雄雌,教奴恣意窥。

潜踪殊未惯,猛被萧郎看。

羞走晕春潮,门边落翠翘。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梨花纷飞的景象与狸猫追逐月光的情景。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与情感交织在一起,赋予了物象以人性化的特质。

首句“梨花簌簌飞红雪”,以“红雪”形容梨花飘落的景象,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仿佛梨花在空中轻盈地旋转,如同雪花般美丽而短暂。接着,“狸奴夜扑氍毹月”一句,通过狸猫在夜晚追逐月光的动作,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展现出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物也解雄雌,教奴恣意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描绘了狸猫的活动,还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互动与理解,仿佛万物皆有灵性,能够感知彼此的存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后两句“潜踪殊未惯,猛被萧郎看”,描述了狸猫在尝试隐藏自己的踪迹时,却意外被“萧郎”发现的情景。这里的“萧郎”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其他观察者,这一转折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和戏剧性,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中不可预知的一面。

最后,“羞走晕春潮,门边落翠翘”两句,通过狸猫因被发现而感到羞愧,选择逃离的情景,以及它在逃跑时留下的一抹绿色身影,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隐私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灵动,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自我情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村彭金粟王阮亭董文友赋八首(其八)

桃笙小拥楼东玉,红蕤浓亸春鬟绿。

宝篆镇垂垂,珊瑚钩响时。

花阴瑶屈戍,小妹潜偷觑。

故意绣屏中,剔他银烛红。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江行二首(其一)

东风吹绿江南道,行人却说江南好。

红豆两三枝,低垂圣女祠。

渌波明似眼,来往人何限。

斜日运租船,西风跂脚眠。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减字木兰花.渡江宿弟斐玉家

江南江北,握手相看那易得。

今夜重逢,翠筱黄花伴烛红。

浮杯大嚼,顾我何如家弟乐。

车马湖边,明日西风绝可怜。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广陵旅邸送三弟纬云南归

佛狸城下,兄弟禅房通夜话。

红土山头,兄往吴陵弟亳州。

一鞭春暮,重过竹西三日住。

江上斜晖,弟作归人兄未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