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散策下亭阿,水清鱼可数。
却上采菱舟,乘风过南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景。"散策下亭阿,水清鱼可数"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一座矗立于柳堤之下的亭中漫步,四周环境清幽,水质清澈见底,以至于能清楚地数得水中的鱼群。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接着的"却上采菱舟,乘风过南浦"则描绘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情境。诗人似乎在水面上驾起一叶小舟,去采摘那些生长在水中的菱(一种水生植物),整个过程充满了自然的和谐与诗意。在乘风中顺流而下,穿过南浦,更显得行云流水,无拘无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动作的顺畅叙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大自然时所体验到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湘水接洞庭,秋山见遥碧。
南阜时一登,搔首意无斁。
前年种垂柳,已复如许长。
长条莫攀折,留待映沧浪。
亭亭堤上梅,历历波间影。
岁晚忆夫君,寂寞烟渚静。
窗低芦苇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纶,游鱼不须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