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老牛叹》以老牛自喻,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无奈。诗中描绘了老牛在月光下的辛勤耕作,却因力竭而无法满足主人的需求,最终归家时疲惫不堪,面对寒冷的夜晚和匮乏的食物,只能在梦中回忆往昔的辉煌。
“老牛带月原上耕”,开篇即以月夜下的老牛耕田为场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坚韧的氛围。“耕儿怒呼嗔不行”,老牛虽然尽力耕作,却因力不从心而被鞭打责骂,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不平等。“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老牛背部伤痕累累,肌肉抽搐,力尽声嘶,形象地展现了其悲惨的境遇。“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傍晚时分,老牛拖着疲惫之躯回家,面对的是冰冷的水和干枯的豆子,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夜晚来临,老牛忍受着彻骨的寒冷,梦中仍回想起曾经忙碌于桃林道上的日子,对比鲜明,令人动容。
“服箱曾作千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老牛曾是主人的骄傲,以其强大的力量和忠诚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同情。“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老牛被抛弃,不再受到重视,与其饱食终日,还不如像偷食仓库老鼠那样自由自在,表达了对失去尊严和自由的深深悲哀。
整首诗通过老牛的形象,深刻揭示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不公,以及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反思,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批判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