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希望您这与我同心同德之人,对我稍加留意与眷顾。
寂寞啊十万分的寂寞,刚一出门便迷失方向不知走向何方!
剑高吟“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秋风起我思家之情愈发浓烈。

注释

因依:依靠。
萧艾:野蒿,臭草,常用以比喻不肖小人。
丰茸:茂盛。
茸:细密貌。
“虞卿”二句:事见《史记·范睢传》:秦相范睢的仇人魏齐逃亡至赵国,秦昭王逼赵王送魏齐头至秦。
否则就出兵攻赵。
赵孝成王急忙追捕魏齐。
魏齐夜见赵相虞卿。
虞卿估计说服不了赵王,乃解其相印,连夜与魏齐一同出逃。
“海上”二句:事见《史记·田儋传》:刘邦灭项羽称帝后,项羽部下田横率五百人逃入海中小岛,不肯归降。
刘邦使赦田横罪而召之,横未至洛阳即自杀,其部下五百人闻之,皆跳海自杀。
适:往,到。
“长铗”句:事见《战国策·齐策四》: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食客,初不受重视,三次倚柱弹剑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长铗归来乎,出无车!””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盂尝君都满足了他的要求。
后冯谖出大力报效孟尝君。
铗:剑。
“秋风”句:晋人张翰见秋风起,思故乡菰菜、尊羹、鲈鱼脍,辞官回乡。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高洁品格的赞赏。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朋友比作高贵的兰花和坚韧的松树,显示出诗人对朋友的高度评价。接着"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再次强调了兰花和松树在季节变化中依然保持其独特的香气和姿态,比喻朋友即使在岁月流转中也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高尚的情操。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真挚友情互相扶持的景象,即便是在纷乱复杂的世界里,也能找到彼此的支持和依靠。接下来的"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提供了一个生动的画面,比喻朋友之间如同鸟类一样自然地聚在一起。

诗中的后半部分则转向深沉的情感表达。"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表示诗人对珍贵友情的珍视和选择,而"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则表明了朋友之间的情谊能够跨越时空,值得长久铭记。

最后几句"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珍惜和渴望能够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切愿望,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上那些不被当世所赏识却最终流芳百世的贤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白的情感世界和其对友情、品格的高度追求。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大庭库

朝登大庭库,云物何苍然。

莫辨陈郑火,空霾邹鲁烟。

我来寻梓慎,观化入寥天。

古木朔气多,松风如五弦。

帝图终冥没,叹息满山川。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小桃源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形式: 古风

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山中问荅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荅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