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海国名鹰岂鹘胎,渥洼天马是龙媒。
明时不惜黄金赐,只欲番王万里来。
这首诗以“海国名鹰岂鹘胎,渥洼天马是龙媒”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名鹰”与“天马”置于“海国”与“渥洼”的背景之下,暗示着非凡的异域奇珍。通过“岂鹘胎”与“是龙媒”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异域珍禽异兽的赞叹,也暗含了对稀世之物的渴望与追求。
接着,“明时不惜黄金赐”,一句直接点明了在清明的时代里,不惜重金去获取这些珍稀之物,表达了对盛世的颂扬以及对财富慷慨挥霍的豪情。这一句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开放,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珍奇事物的极致追求。
最后,“只欲番王万里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希望远方的王者能够不远万里前来,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珍稀之物,更蕴含了对文化交流与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这一句既是对远方文明的向往,也是对和谐世界秩序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异域珍奇的向往、对盛世的颂扬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渴望,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交融气息和开阔的国际视野。
不详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持橐词垣已赐金,对衣侍拜更恩深。
何如坐索长安米,只有诗歌满翰林。
御沟流水晓潺潺,直似长虹曲似环。
流入宫墙才一尺,便分天上与人间。
水南沙路雨清尘,桃李花开蛱蝶春。
三月京华寒食近,东风十里酒旗新。
洛阳春雨湿芳菲,万斛胭脂染舞衣。
帐底金盘承蜜露,东家蝴蝶不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