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

一緉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

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穿着一双芒鞋,背着一袋诗,随意向西走去,要去哪里呢?
虽然家在青原山脚下,离得很远,但黄鹤楼前的笛声还未响起。
秋天的山谷最适合在秋意渐浓之后去欣赏,明亮的月窗正适合在月光皎洁之时打开。
请问您如果见到那位擅长烹饪的手艺人,能否告诉我,这曲笛声该寄给哪位梅花般的故人?

注释

芒鞋:草鞋,简易的徒步鞋。
橐诗:袋子装着诗,指诗人携带的行李。
等闲:随便,轻松地。
青原山:地名,位于江西吉安,与后文的黄鹤楼相距较远。
黄鹤楼:武汉著名古楼,与诗人所在之地形成对比。
调羹手:比喻擅长烹饪或有艺术才华的人。
梅花:象征高洁,也可能是友人的代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作品,名为《送庐陵王月窗秀才之武昌谒秋壑贾侍郎》。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离别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祝愿。

"一緉芒鞋一橐诗,等闲西上欲何之。" 这两句描绘出行者即将踏上旅途的情景,一路上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而“一緉芒鞋”和“一橐诗”则是行囊中的简单装备,透露出一种简约而不失文雅的气质。

"青原山下家虽远,黄鹤楼前笛未吹。"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和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青原山下的家园虽然遥远,但心中却始终挂念。而黄鹤楼前,似乎正是等待着什么美好的开始,只是笛声尚未响起。

"秋壑最宜秋到后,月窗当趁月明时。" 这两句则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秋天到了秋壑,那里将会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而月光洒满,正是赏析诗书、享受宁静之境的最佳时刻。

"问君如见调羹手,说寄梅花寄阿谁。"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人深情的提问和对其才华的赞美。诗人询问友人的文采是否依旧,如同调羹手中的绝技一般,而“说寄梅花”则暗示着友人可能会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人的思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宋伯仁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表现出其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收录诗词(301)

宋伯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杨提干过淮求辟

功名会底不为难,莫把登科作等闲。

豪杰岂容忘矢石,行藏只要识机关。

天连芳草千家雨,月照长芦四面山。

但是辟书休自懒,偏亲绿鬓已成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值雨

吴陵两月雨留连,来问琼花雨亦然。

市酒未销狂客恨,塞鸿先作嫩寒天。

只忧松下无三径,不管囊中欠一钱。

扬子渡头风正急,未知何日买归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席上有举东坡集归去来字成诗十首醉中戏续一首

傲世欲何求,归来已倦游。

琴诗聊自啸,丘壑复相留。

问菊时携酒,乘风或棹舟。

乐天良有以,心事老田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通新代者书偶作

庭阴日日杜鹃啼,问我胡为未赋归。

官况苦如梅豆小,人情轻似柳绵飞。

三年独自知操纵,两耳从他说是非。

瓜戍喜催新代者,呆衫应许换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