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山

阳山高峙郡城西,紫气氤氲碧落齐。

鸟道百盘淩恍惚,鹫峰一柱截虹蜺。

层空半压穹窿胜,绝顶平临岝㟧低。

天与冈峦开宝地,人从霄汉蹑丹梯。

藤梢碍石疑中断,树杪攀崖更上跻。

笠泽晴波遥见鹢,扶桑朝旭远闻鸡。

亭标浴日悬新搆,壁洗常云识旧题。

古庙白龙行雨过,危巢苍鹘向风栖。

阴森忽起松间籁,偪仄谁开李下蹊。

落照重重衔夕嶂,飞泉㶁㶁灌春畦。

荡胸海色三山出,入眦烟光万井迷。

指点吴宫萋碧草,依稀秦观护金泥。

山僧习静时鸣磬,野客寻幽独杖藜。

欲学卢敖游汗漫,言从慧远住招提。

啸歌直拟邀鸾鹤,来往惟应伴鹿麋。

酩酊不辞归路晚,玉壶春酒正堪携。

形式: 排律

鉴赏

此诗描绘了阳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申时行以细腻的笔触,将阳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一一展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紫气氤氲”、“鹫峰一柱截虹霓”、“藤梢碍石”、“树杪攀崖”等,形象地勾勒出阳山的雄伟与神秘。

首联“阳山高峙郡城西,紫气氤氲碧落齐”,开篇即点出阳山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紫气与碧落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鸟道百盘凌恍惚,鹫峰一柱截虹霓”两句,通过曲折蜿蜒的山路和高耸入云的鹫峰,展现了阳山的险峻与壮观。

颔联“层空半压穹窿胜,绝顶平临岝㟧低”,进一步描绘了阳山的地形地貌,层叠的山峦仿佛压住了天空,而绝顶则显得格外低矮,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天与冈峦开宝地,人从霄汉蹑丹梯”,则表达了对阳山独特地理环境的赞美,以及攀登者的豪情壮志。

尾联“指点吴宫萋碧草,依稀秦观护金泥”,通过历史典故,赋予阳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山僧习静时鸣磬,野客寻幽独杖藜”两句,描绘了山中僧侣的宁静生活和访客的探索之旅,展现出阳山的静谧与神秘。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阳山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阳山的独特魅力,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79)

申时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休休居士。明代大臣。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第一名,获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首辅、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 字:汝默
  • 号:瑶泉
  • 籍贯:明朝中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535年-1614年

相关古诗词

竹里馆诗

竹里名依华子冈,何年移傍此君堂。

鲜筠裛露丹珠细,劲节淩霄绿玉长。

数亩繁阴飘陆海,万竿疏雨过潇湘。

樽邀梁孝园中月,袖拂元卿径里霜。

羌笛未裁龙竞奏,秦箫欲截凤毛翔。

㛹娟隔幔琴徽冷,葱茜临池水脉香。

居士风流还洛下,故人消息半山阳。

异时看去同谁好,独有王猷兴更强。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金堤同张肖甫赋

金堤重到感西风,瓠子犹思汉武功。

雉堞遥连千树暝,龙珠不见二潭空。

芰荷老尽飞霜后,箫管寒催落照中。

白发沧洲幽事在,黄花绿酒故人同。

谢安此日游山剧,潘岳当年作赋工。

无数峰峦秋色里,高歌相对欲争雄。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题杜武昌子睿浣花庄十韵

少陵故有浣花庄,此地公然亦草堂。

杜曲宛如移渭水,武陵何必傍沅湘。

鵁鶄对浴金河浅,属玉群飞镜浦长。

北沼春云连远峤,西楼明月挂垂杨。

蔷薇不见东山妓,芍药空流郑洧觞。

金谷涧曾娱散骑,平泉石可并奇章。

采芝谷口逢麋鹿,送客山前见凤皇。

灵药万年留墨客,桃花千树引渔郎。

谁家最近参差竹,出入藤萝每不妨。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赠大宗伯陆平泉二十韵

圣代三仪典秩宗,早辞簪笏遂高踪。

不妨居士称金粟,自羡留侯访赤松。

世卜休明瞻瑞凤,人看玄德望犹龙。

禅心不染空为观,至道无名淡是浓。

法宝六时翻贝叶,星冠七蕊制芙蓉。

山中使者除朝请,林下高僧日过逢。

尘尾言言推理窟,鹏鬐语语落谈锋。

人天寿域开三泖,斗极星躔应五茸。

彩服锦章光熻赩,卿云灵霭气葱茏。

飘飘仙乐清都近,优渥君恩紫诰重。

忆昨明禋开秩典,曾陪泰畤奠圆琮。

彤墀响识尚书履,苍玉声寒禁苑钟。

已见朝端咨上理,宁陈禅草议东封。

法宫论道参宸幄,太庙升歌预辟雍。

喜对圣明多献替,耻随时俗竞周容。

角巾便挂青门柳,野服行携绿玉筇。

姑射餐霞娇雪貌,阳和晞发荡云胸。

赐袍膝下斑衣映,载酒门前篮举从。

玉树琼枝森郁郁,彩鸾丹鷟并嗈嗈。

从教坐阅僧祗劫,岁岁称觞祝九峰。

形式: 排律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