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送董司训茂卿之任高平大父曾为邑令有生祠》。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的情景,同时融入了对友人职务的敬意和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怀念。
首句“一毡西入太行云”,以“一毡”比喻友人的行囊,形象地描绘了友人西行的场景,将友人与太行山的云雾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壮阔而略带离愁的氛围。
“把酒都城此送君”,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方式,通过“把酒”这一动作,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增添了离别的感伤色彩。
“每向尘埃悲吏役,却因庠序羡人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和对教育的向往。前一句“悲吏役”反映了对官场琐碎事务的厌倦,后一句“羡人文”则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门临上党千峰绕,马过浮桥二水分”,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高平县的自然风光,通过“千峰绕”和“二水分”的景象,展现了地方的美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即将面对的新环境。
“大父昔年曾作宰,祠堂香火正氤氲”,最后两句提到了友人的祖父曾经担任过县令,并且在祠堂留下了纪念,表达了对先辈功绩的尊敬和对故乡文化的自豪。这里的“香火正氤氲”不仅描绘了祠堂的氛围,也象征着对先祖精神的传承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的情景、对友人的敬意、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