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塔边云影任高低,閒逐清风自在飞。
四海望遥人久渴,不成霖雨又空归。
这首诗描绘了五塔寺归云的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塔边云影任高低”,以动态的云影衬托出静止的佛塔,云随风动,自由自在,赋予了画面以生动感。接着,“闲逐清风自在飞”一句,将云彩拟人化,它们仿佛在清风的引领下,自由飞翔,展现出云的轻盈与灵动。
“四海望遥人久渴,不成霖雨又空归”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云比喻为人们长久渴望的甘霖,但最终却未能带来雨水,只能空手而归。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有时我们追求的目标看似触手可及,却往往事与愿违,留下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西山月落楚天低,不放红尘点翠微。
鹤唳一声松露滴,水晶寒湿道人衣。
铁笛谁吹一曲哀,清风约我上层台。
悠扬正到堪听处,怕惹閒愁却下来。
山径重重锁绿苔,松花曾见几番开。
群仙费尽招呼力,那得休官一个来。
风轻云淡午天春,花外游人载酒樽。
不是山屏遮隔断,牧童错指是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