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众生本不曾迷,夜阑鸡向五更啼。
诸佛本不曾悟,秋清雁度长空去。
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文礼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句“众生本不曾迷”,暗示世间万物皆有其自性,迷失只是对自性的暂时遮蔽;次句“夜阑鸡向五更啼”,通过鸡鸣报晓,象征着自然规律和生命的觉醒,即使在深夜,也终将迎来新的开始。
第三句“诸佛本不曾悟”,意指佛性本自具足,无需刻意追求觉悟,悟性自在人心;“秋清雁度长空去”,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大雁南飞的景象,寓言修行者的心境如雁过无痕,超脱尘世。
最后一句“西窗昨夜月华明,凉飙已到梧桐树”,以月光明亮和凉风拂过梧桐,象征着寂静的夜晚和内心的清凉,暗示修行者内心的澄明与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载体,传达出禅宗关于回归本心、洞察真理的教诲,富有深意且意境优美。
不详
震忽雷,飞闪电。夜叉头,菩萨面。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回避无门,毒蛇当路。
树倒藤枯,句归何处。明眼衲僧,一场罔措。
七尺单前,一蒲团地。横亘十方,竖穷三际。
万松关迥,九陇烟横。谷风传响,涧水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