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松江野望

江村风雪霁,晓望忽惊春。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

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江边村庄雨雪初停,清晨远望忽然发现春天来临。
农民们早早地来到田间劳作,喜鹊忙着筑巢叫声连连。
带着花朵的小树被移动,新插的槿木篱笆别有生机。
何尝不是好事,无论困厄还是顺畅,都由这身体去承担。

注释

江村:江边的村庄。
霁:雨雪停止,天晴。
晓望:清晨远望。
惊:惊讶,惊喜。
耕地人:在田里耕作的人。
早:早起。
营巢:筑巢。
频:频繁。
带花:带着花朵。
移树:移动树木。
插槿:插入槿木。
篱新:新建的篱笆。
何事:何尝不是。
胜:超过,好于。
无事:没有事情,指平静生活。
穷通:困厄与顺畅。
任:听凭,任由。
此身:自身,这里指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早春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情感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江村风雪霁”直观地表达了初春时节气候变化的柔和,接着“晓望忽惊春”则突显了诗人在清晨的视野中突然被春天的景象所震撼。这里的“惊”字,既包含了自然之美所带来的喜悦,也蕴含着对新生事物的赞叹。

"耕地人来早,营巢鹊语频"一句,通过描写农民早起耕作和鸟儿在树上搭窝鸣叫的情景,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画面。诗中的“早”字与前文的“忽惊”相呼应,传递出一种急切盼望新生活、新希望的氛围。

"带花移树小,插槿作篱新"则是对春日劳作情景的细致刻画。这里的“带花”和“插槿”,都是农家春日里常见的活动,不仅展示了田园生活中的勤劳与美好,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创造。

最后,“何事胜无事,穷通任此身”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何事胜无事"意味着没有什么事情比闲适无为更好的选择,而“穷通任此身”则是对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无论贫富贵贱,只要保持自我,便能安然处之。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以及诗人对自然、劳动和生命本身的热爱与尊重。

收录诗词(38)

窦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 籍贯:京兆金城

相关古诗词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

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

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老将行

烽烟犹未尽,年鬓暗相催。

轻敌心空在,弯弓手不开。

马依秋草病,柳傍故营摧。

唯有酬恩客,时听说剑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忝职武昌初至夏口书事献府主相公

白发放櫜鞬,梁王爱旧全。

竹篱江畔宅,梅雨病中天。

时奉登楼宴,闲脩上水船。

邑人兴谤易,莫遣鹤支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南阳道中作

东风雨洗顺阳川,蜀锦花开绿草田。

彩雉斗时频驻马,酒旗翻处亦留钱。

新晴日照山头雪,薄暮人争渡口船。

早晚到家春欲尽,今年寒食月初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