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流谦的《山中遣兴五首(其五)》。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古圣贤的追思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愿卷入战乱的心情。
"嗣圣承尧禹,图书未见之。兵威轻破竹,天意决占龟。" 这两句诗人通过古代圣贤如尧、禹等的继承,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追求。而"图书未见之"则显示出诗人对于历史记载中未曾出现的情况感到好奇或困惑。接着讲述兵威轻易摧毁竹林,而天意却在龟卜中得到体现,反映了战争与神秘力量之间的关系。
"燕雀甘藜莠,蛟龙或沼池。"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和谐自然界的画面,燕子、雀鸟在田野间觅食,蛟龙可能潜藏于水塘之中。这段景象展示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但令无战伐,贫贱亦何辞。" 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只要没有战争,就算是贫穷低微,也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命运。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古代圣贤的追思和对自然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面对战乱时期所表现出的无奈与抵抗态度。